患者年龄28岁,男性。主诉纳差、食少半年余,加重3天。病程半年余。中医病名呕吐,证型胃阴不足,气失和降。病因病机为胃阴不足,气失和降。舌质红苔少,脉弦细。频频干呕,胃脘灼热,手心热,心烦,夜寐不佳,大便干燥,小便黄。
气失和降胃阴不足胃脘灼热口干咽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女性。主诉胃癌术后2年,纳差3个月。现症见极度纳差,恶心呕吐,呕吐物为咖啡色黏液,反酸口苦,自汗,双下肢指凹性水肿,便秘,近10天未排便。面色苍白,神情疲惫,活动能力差,需家人推车。舌体胖大,苔少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纳差,证属脾胃气虚证。
气失和降脾胃气虚证气阴不足纳运失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男性。胃脘胀满持续半年,重按隐痛,时嗳气,口干不欲饮,纳食可,二便调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为痞满,证型为肝气不舒,胃失和降,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,胃气壅滞。望诊见舌淡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胃脘胀满、隐痛、嗳气、口干不欲饮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气失和降胃窦炎肝气不舒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6岁男性患者,反复呕吐两年,体弱消瘦,受寒或饮食不慎即发呕吐,呕吐物为食物。诊断为神经性呕吐及消化不良,未见器质性病变。病机属脾胃亏虚,中阳不运,气失和降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气失和降顽固呕吐脾胃亏虚中阳不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女性。胃脘胀痛10年,刻下症状为胃脘胀痛,食后痛重,嗳气,口微渴,不欲饮,大便干,小便时热。舌质略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辨证为胃有湿热,气失和降。
气失和降萎缩性胃炎胃有湿热舌质略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。主症为食后胃脘痞满,嗳气口苦,口舌生疮,身痒,小便稍黄,大便调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为痞满,证型为肝热犯胃,气失和降。病因病机为肝热犯胃,气机不畅。望诊见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胃脘痞满、嗳气、口苦、口舌生疮、身痒、小便黄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气失和降肝热犯胃舌澹苔白脉弦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主诉热病后期进食即呕,病程半年。中医诊断为胃阴受伤,气失和降。症状为进食则呕,愈呕则阴愈伤,胃气愈弱,精气日损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气失和降胃阴受伤进食则呕呕吐渐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男性。主诉胃痛周期性发作,病程9年。主要症状为胃痛、呕吐酸水、饮食即吐。舌苔白腻,脉象小弦。中医诊断为胃中有寒,气失和降,气聚则痛,上逆为呕吐。病因病机为胃中受寒,气机不畅,导致胃痛反复发作。
气失和降胃痛胃中有寒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3岁,男性。主诉严重呃逆频作,持续一周余,伴胸闷、泛酸。体征面色黧黑,舌淡,脉沉。中医病名为呃逆,证型为脾肾阳虚,气失和降。病因病机为车祸惊恐伤肾,属七情致病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黧黑、舌淡、脉沉。
气失和降重症呃逆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男性。主诉胃痛伴纳食差两年,病程两年,周期性发作,每次发作期10~15天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属胃中有寒,气失和降,气聚则痛,上逆为呕吐。望诊见舌苔白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胃痛时发时愈,切诊见脉象弦。
气失和降慢性胃炎胃中有寒胃寒气滞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