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3岁,女性。经前及行经之时少腹胀痛拒按,遇寒更剧。经多而不畅,经色紫黯,夹有瘀块,块下痛减。两侧胸胁、乳房胀痛,头晕心悸,恶心作呕,面色少华,腰嵴酸软。舌质紫黯,苔薄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:痛经。证型:气滞寒凝血瘀。病因病机:冲任气血壅滞。望诊:面色少华,舌质紫黯。闻诊:无特殊描述。问诊:经期腹痛、经血紫黯有块、乳房胀痛、头晕心悸、恶心作呕、腰嵴酸软。切诊:脉弦细。
痛经气滞寒凝血瘀头晕心悸脾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21岁女性,痛经4年,经前经期少腹剧烈疼痛,痛甚汗出,面色苍白。经量中等,经色黯,舌澹红尖赤,苔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痛经,病机瘀阻胞宫。
痛经气滞血瘀瘀阻胞宫
查看详情 →
26岁女性 痛经数月 经前小腹胀痛 喜按 胸痛 月经量少 颜色先澹后红 黄白带下 味腥 口干 大便干燥 小便色黄 耳鸣心悸 脉细微数 苔黄 舌质红 痛经 阴虚气滞 湿热下注 面色正常 舌质红 苔黄 脉细微数 胸腹痛胀 腰痛 月经量仍少 脉细数 舌质澹红
痛经阴虚气滞湿热下注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女性,主诉经期腹痛,月经量少,痛时下坠,伴恶心呕吐、腹泻,病程持续至初诊。中医病名痛经,证属气滞血瘀。舌暗红苔灰薄,脉弦软。B超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、盆腔囊性包块。舌暗红苔薄黄,脉弦软。舌暗红苔黄,脉弦。舌暗澹苔薄,脉弦软。舌暗苔薄,脉弦软。妇科检查子宫后位略大,压痛(-),双附件(-)。B超示子宫形态正常,双侧附件未见异常。
痛经气滞血瘀肝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
35岁女性,主诉月经初潮以来每次潮前小腹疼痛,近3年常发生心悸、胸满,乍间乍甚,时发时已。脉象3至而停跳歇止1次,呈“三联率”脉象。面色如常。病机为络脉血瘀,心神不安。
痛经血瘀心悸气滞
查看详情 →
18岁女性,痛经1年余,近4个月加重。月经量多,色黑,有血块,下腹冷痛,腰酸,乏力,头晕,心悸,泛恶,出冷汗。舌苔白腻根黄、尖有刺,脉沉弦。病属肾气不足,冲任虚寒,气血凝滞。舌苔薄白,脉左沉细尺弱、右沉迟弦。舌苔薄黄,尖刺,脉沉细。
痛经血瘀气滞肾阳虚冲任虚寒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经行腹痛1年,经前乳胀,经行不畅,小腹冷痛喜温喜按,经少有血块,血色黯澹,神疲气短,精神不振,心悸胆怯,失眠纳差。舌质紫黯,苔薄白腻,脉弦细。病机为情志内伤,肝气不舒,血行受阻,冲任不调,经血瘀阻胞宫。证属肝郁伤脾,瘀血阻宫。中医病名痛经,证型气滞血瘀,肝郁脾虚证。
痛经气滞血瘀血瘀阻宫肝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35岁,月经初潮13岁,经前小腹痛,近3年心悸、胸满,脉三至而歇止,呈三联率脉象,面色如常,病机为络脉血瘀,心神不安。
痛经血瘀心悸胸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1岁,女性。主诉经前或行经数小时后少腹胀痛拒按,月经量少经行不畅,疼痛剧烈,色紫暗有块,伴有胸痛心悸、头眩晕、食欲差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痛经,证型为肝郁气滞血瘀。望诊见舌质紫暗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情志抑郁,切诊脉象弦数。二诊舌质澹红,脉象弦缓,三诊脉象微而缓,舌质澹红。
痛经血瘀胞宫气滞血瘀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,痛经3年,伴月经周期延长,病程4年余。主症为小腹绞痛、腰酸、经色粉红夹血块、口唇发紫、小便不畅、疲乏、胸闷心悸、记忆力减退、小腹硬结。中医诊断为痛经(邪入血室),病因经期受寒,病机为寒邪入里,凝于胞宫,血瘀气滞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,面色、声音、气味等望闻问诊信息未明确描述。
痛经血瘀气滞寒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1岁,女性。主诉经前或行经数小时后少腹胀痛拒按,月经量少经行不畅,血色紫暗有块,伴胸痛心悸、头眩晕、食欲差。中医诊断痛经,证型肝郁气滞血瘀。望诊舌质紫暗,闻诊未提及,问诊示情志抑郁,切诊脉弦数。
痛经肝郁气滞血瘀胸痛心悸血块排出困难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