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39岁,女性。便血反复发作9年,近10天再次发作。面色萎黄,气短乏力,背嵴酸痛发凉,便软色黑,无腹痛、腹泻、呕吐,饮食正常,月经调。舌淡,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辨证为气虚阳弱,血渗肠间。
气虚阳弱便血血渗肠间血脱益气
查看详情 →
蔺某,女,48岁。头痛伴多汗1个月,左鬓角牵急而痛,寤则大汗淋漓,醒则湿透被褥,白天稍动则汗出。舌质澹苔薄,脉弦弱而缓。体质平素体弱多病,恶寒喜热,疲乏无力。中医诊断为头痛(阳虚头痛),自汗(表气不固)。病机为阳虚气弱,表气不固。
气虚阳弱更年期综合征心阳不振表气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。主诉产后下腹部胀痛,小便不利。中医诊断尿闭,证型气虚阳弱,水湿不化。面色㿠白,语言低微,神疲气短,自汗,大便溏,恶露淋漓不净,量少色淡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
气虚阳弱尿闭水湿不化舌薄白
查看详情 →
黄某,女,41岁。头痛自汗,寤则大汗淋漓,醒则湿透被褥,白天稍动则汗出,左鬓角牵急而痛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:头痛。证型:心阳不振,表气不固,气虚阳弱,气虚脾弱,血虚肝郁。病因病机:心阳不振,表气不固,气虚阳弱,血虚肝郁,气虚脾弱。望诊:面色苍白。舌质澹苔薄。脉象:弦弱而缓,弦弱迟缓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曾有心脏病,劳倦过度,心脏性浮肿。切诊:脉弦弱而缓,脉弦弱迟缓。
气虚阳弱头痛自汗心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,汗出6个月。恶风,动则汗出,头昏,乏力,双手发凉。舌澹,有齿印,苔薄白,脉虚。产后自汗。辨证为营卫不和,气虚阳弱证。
气虚阳弱产后自汗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女性。主诉头痛伴多汗1月。头痛位于左鬓角,牵急而痛,痛不缓解。白天稍动即汗出,寐则大汗淋漓,醒则湿透被褥。脉弦弱而缓,舌质澹苔薄。平素体弱多病,恶寒喜热,疲乏无力。中医诊断为头痛(阳虚头痛)、自汗(表气不固)。病机为阳虚气弱,表气不固,脉弦弱迟缓,面色苍白,肤冷。四诊见脉弦弱缓,舌澹苔薄,恶寒喜热,疲乏无力。
气虚阳弱更年期综合征心阳不振表气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9岁。便血反复发作9年,近10天再发。面色萎黄,气短乏力,背嵴酸痛发凉,便软色黑。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证属气虚阳弱,血渗肠间。
气虚阳弱便血血渗肠间面色萎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男性。主诉小便短少,几乎无尿,日仅百余毫升,尿中伴有蛋白及红细胞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癃闭,证型为气虚阳弱,病机为阴液大耗,水道通调不利。望诊见口干舌苔稍黄,切诊见脉数。问诊见恶心、尿黄、便稀如水。
气虚阳弱伤后癃闭津亏液耗小便不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。主诉为伤后小便短少,几近无尿,尿中含蛋白及红细胞,非蛋白氮升高。症状包括恶心、尿黄、便稀如水、口干、舌苔稍黄、脉数。中医病名为癃闭,证型为气虚阳弱,病因病机为升降失宜,小便不利。望诊见舌苔稍黄,切诊见脉数。
气虚阳弱伤后癃闭升降失宜小便不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9岁,主诉发热数天,汗出溱溱,头昏体倦乏力,身热,纳少腹胀,大便不畅,小溲黄少,舌苔薄白,脉象细。中医诊断为阳虚外感,证型属气虚阳弱,病因病机为高年气虚阳弱,湿热蕴伏于气中。望诊见舌澹白,闻诊未见明显异常,问诊提示纳少、便溏、体倦,切诊脉细无力。
气虚阳弱发热暑湿中阳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6岁,男性。主诉结婚1年未育。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不育症,证型脾肾两虚证。舌红苔薄白,脉细弱。主要症状包括射精无力、早泄、房事后腰酸、面色少华、纳谷不香、便溏。
气虚阳弱不育症脾肾两虚射精无力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