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四稔以上,体质体弱。两膝肿大,上下股胫枯细,足膝疼痛,筋脉不舒。病名鹤膝风,病因风寒湿三气乘虚而痹于膝。脉象左尺浮缓,右尺迟弦。病机为风寒湿三气合痹于膝,邪之所凑其气必虚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。
气血衰弱鹤膝风风寒湿痹筋脉不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婚后2年未孕。月经周期35~45天,经量少色澹,带下量多清稀,腰膝酸软,畏寒便溏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中医诊断为胞宫先天不足,精亏血虚气弱。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,气血衰弱。
气血衰弱不孕症肾精亏虚胞宫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女性,主诉颈项酸楚伴右肩活动不利反复5年,加重3个月。中医诊断痹病,证型风邪入络。舌红,苔薄白,脉细而小数。病程5年,症状包括颈项酸楚、右肩活动不利、乳房小叶增生、经前作胀、胃纳及大便如常。舌象红,苔薄白,脉细小数。
气血衰弱痹病风邪入络肝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四稔以上,体质体弱。主要症状为两膝肿大,上下股胫枯细,足膝疼痛,筋脉不舒。中医病名为鹤膝风,证型为风寒湿三气痹阻,病因病机为气血衰弱,风寒湿三气乘虚而入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膝内隐痛、筋急而挛、筋缓无力,切诊脉象左尺浮缓,右尺迟弦。
气血衰弱鹤膝风风寒湿痹足三阴亏
查看详情 →
58岁女性,纳食减少,大便燥结六七天不解,腹痛呕吐,完谷不化,脉虚苔厚,命火衰微不能生土,寒气滞于中脘,浊气上逆,脉弱苔厚,中气虚寒。
气血衰弱寒结便秘命火衰微中气虚寒
查看详情 →
52岁,主要症状为肢节酸痛、头晕、怕风、易汗、乏力、面色苍白不华,右侧肢体痿弱酸痛,近于偏枯,知觉与运动障碍,口语不清,舌质淡红,脉沉细弱,证型为气血衰弱,阳气不足,营卫不和,病机为营卫亏虚,气血不足,血行不畅,阳气痹阻,导致头晕、怕风、易汗、乏力、面色无华、手足麻木不仁、活动不灵,最终发为偏枯。
气血衰弱肢节酸痛阳气不足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七旬乡宦,发疮于右背八日,疮微肿色淡不红,形如龟背,根部漫无高起。脉象微数而有力。气血衰弱,脾弱食少,脓液排出不畅。内膜隔不通,用铍针开脓管,脓液渐出。新肉欲生,饮食倍增。
气血衰弱发疮右背脓液不畅脾弱食少
查看详情 →
72岁男性,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遂,言语不利,病程7天。神疲,面色紫黯,右半身不遂,语言謇涩,头痛头晕。高血压病史20年。舌质紫黯,苔黄,脉弦滑。脑梗死。舌质紫黯,苔黄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中风,证型属肝阳上亢,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,内风挟痰火上冲。
气血衰弱中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。主诉产后一月,手足抽搐,状如鸡爪,每日发作3~5次,每次持续20分钟。脉濡弱,面色澹黄。诊断为产后气血衰弱,肝脉失养,兼受风邪,导致抽搐。打脸试验阳性,束臂试验阳性。
气血衰弱产后抽搐肝脉失养风邪外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女性。主诉腰酸痛下坠感,食欲不佳,精神不振,宫缩痛,阴道少量流血。病程3日前起,有流产史。中医病名:习惯性流产。证型:气血耗损,胎元不固。病因病机:多次流产致气血耗损,胎元难固。望诊:面色憔悴。舌象:舌胖嫩有齿痕、质澹。脉象:脉滑而无力。
气血衰弱习惯性流产脾胃不健胎元难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噎膈不通,渣质之物不能下咽,吐沫不已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薄,脉虚。噎膈病,属气滞血瘀,痰阻食道。主诉噎膈,病程未明。口中白沫不时吐出,粪如羊屎有颗粒,年高气血衰弱,脉空虚兼歇止。
气血衰弱噎膈脉空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男性,主诉中暑昏厥。暑伤心阳,阳气外脱,脏腑经络气血气化功能衰弱。面色苍白,脉虚,肢冷汗出,神志不清。
气血衰弱中暑昏厥暑伤心阳阳气外脱
查看详情 →
52岁,肢节酸痛,头晕,怕风,易汗,乏力,面色不华,右手足不灵活,麻木不仁,右侧肢体痿弱酸痛,知觉、运动障碍,口语不清,舌质淡红,脉沉细弱,气血衰弱,阳气不足,营卫不和
气血衰弱肢体痿弱阳气不足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