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某,男,53岁。形瘦神疲,气短乏力,语音低弱,动则气喘,畏寒肢冷,易感冒,咳嗽咯痰,晨起胸部憋闷,气温升高缓解,纳差便溏,阳痿多年,面色无华,舌质暗红,舌苔白黄腻,脉虚细弦滑,右关弦滑,两尺脉弱,右寸细滑。证属气阳虚弱,卫气不固,痰瘀伏肺。
气阳虚弱痰瘀伏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卫气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主要症状包括哮喘、喉间吼鸣、胸部满闷、喘息咳逆、痰稠黏如胶状、口渴喜饮、大便干结、满月脸、面色泛红、短气难续、动则自汗、易感冒、阳痿、夜寐甚差、心烦气躁。中医病名为哮喘,证型为气阳虚弱,痰瘀伏肺,郁久化热,气阴亦伤,虚实挟杂。望诊见满月脸、面色泛红、舌苔厚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史。切诊见虚弦滑数脉象。
气阳虚弱痰瘀伏肺哮喘郁久化热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53岁,主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年,易感冒,气短乏力,语音低弱,动则气喘,怯寒肢冷,纳差便溏,阳痿早衰,面色无华,舌质暗红,舌苔白黄腻,脉虚细弦滑,右关弦滑,两尺脉弱,右寸细滑。证属气阳虚弱,卫气不固,痰瘀伏肺。
气阳虚弱痰瘀伏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卫气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、喉间喘鸣、夜间难以平卧、咳嗽咯白黄黏痰、口干欲温饮、纳差神疲、大便干结。病程12天,支气管哮喘病史30年,近4年发作频繁。中医诊断为哮病,证型为痰瘀伏肺,郁而化热证。望诊见舌质红,苔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咳痰黏稠、口干、纳差、便秘。切诊见脉数。
痰瘀伏肺气阳虚弱哮病郁而化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