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男性,25岁。头昏乏力,面色苍白少华,皮肤紫癜,牙龈出血,胸闷心悸,四肢困重,脘闷纳呆,口腻口黏,大便溏薄,小便清稀。舌澹胖,苔白厚腻,脉濡细。中医诊断为气血亏虚,湿邪内困。
湿邪内困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亏虚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15岁男性,发热、咽痛、全身浮肿,病程一周,咳嗽、痰少色白而稠。中医诊断风水偏热。口干,咯痰不爽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浮数。体温38.6℃,血压180/110毫米汞柱,尿蛋白(+++),红细胞2~3,颗粒管型(++),尿素氮19毫克%,二氧化碳结合力18.7毫克当量/升。
湿邪内困急性肾炎肾性高血压风水偏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腰膂如束,下体重着,二便欠利,病程两年。腰半以下属肾,湿邪内困,肾虚湿着,阳明失润,太阳阳明开阖不利。面色晦暗,脉沉小滑。病属虚中夹湿,病因病机为肾虚湿着,湿流经隧,气机阻滞。
湿邪内困湿痹肾虚气机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4岁,男性。主诉形寒、呕吐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属湿邪留滞,证型为湿邪留滞胃中,清阳失展。病因病机为湿邪留滞。望诊见舌白而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形寒、呕吐。切诊见脉沉且缓。二诊见舌腻亦退,脉象小缓。三诊见舌白根腻,脉象小缓。
湿邪内困呕吐脾虚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男性。主诉头痛2周。症状包括头痛、头部沉重感、恶风、遇阴雨天气症状加重、头晕、不欲饮食、偶有恶心欲吐。大便溏烂。舌质澹,苔白腻。脉濡。中医诊断为外感风湿证。病因病机为风湿之邪侵袭肌表,上犯头目,阻于经络,湿邪内困,阻遏气机。
湿邪内困外感风湿证头痛头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男性,主诉反复头昏乏力伴皮肤紫癜、牙龈出血8年余。头昏乏力,面色苍白少华,双下肢散在出血点,牙龈出血,胸闷心悸,活动后加重,四肢困重,脘闷纳呆,口腻口黏,大便溏薄,小便清稀。舌淡胖,苔白厚腻,脉濡细。辨证属气血亏虚,湿邪内困。
湿邪内困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亏虚脾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2个月,生后发黄,皮肤巩膜黄染加重,夜寐不安,哭闹不止,吐奶,大便澹黄,溺黄染尿布,皮肤巩膜中度黄染,黄绿发暗,腹胀满,肝脾肿大,舌白厚腻,手纹伏,湿邪内困,肝胆疏泄受阻
湿邪内困黄疸肝胆疏泄受阻肝功能异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。主诉巩膜淡黄、面色黄、精神不振、四肢困倦无力、胁下疼痛、纳呆、小便黄、大便偏结。病程月余。中医病名属急性乙型肝炎(黄疸)。证型为肝胆湿热,脾失健运,湿邪偏重。望诊见面色黄,舌质淡红,苔白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精神不振、纳呆、小便黄。切诊脉弦缓。
湿邪内困急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。胃脘胀痛伴烧心泛酸1年余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缓。胃脘痛,湿邪内困,脾胃气滞。中焦阳气不振,脾胃气机逆乱,升降不利,脾运不行,湿邪内阻,胃气不降,不通则痛;湿邪内停,气机不利,郁而化热,烧心泛酸;郁热内阻,气机不利,肠道传导失职,便秘。
湿邪内困胃脘痛脾胃虚弱脾胃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男性。主诉右上腹部钻心样剧痛已二天。右上腹剑突处疼痛难忍,呈持续性并向两肩放射,伴恶心呕吐清水,四肢厥冷,大便稍溏。舌质胖,苔白润。脉沉细欲绝。面色㿠白,头出虚汗,呈急性痛苦面容。X光钡餐透视见十二指肠降段蛔虫影两条,大部进入胆道内。诊断为胆道蛔虫病虚实型。
湿邪内困胆道蛔虫病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