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65岁,听力下降,间断性蝉鸣声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:耳聋,证型:中气虚弱,耳窍失聪。望诊:未提及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听力下降,有间断性蝉鸣声。切诊:未提及。病因病机:中气虚弱,清阳不升。
神经性耳聋中气虚弱耳窍失聪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男性,主诉关节疼痛、腹中积粪、口中溃烂、背上红斑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望诊见舌质澹嫩,苔白湿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腹中自觉积粪、口中溃烂、背上红斑。切诊见脉沉弦,重按无力。
艾滋病脾气虚寒消化功能衰沉完谷不化
查看详情 →
32岁,经来周身疼痛,病程约35天。中医病名:经行身痛,证型:寒瘀留经,气血失调。面色隐有浅青,舌象黯红衬紫,苔薄,脉象沉细带涩。经色紫黯,有瘀块,经量中,周期35天,末次月经10月13日,初潮15岁,生育史育1胎,流产1次,去年盛夏饮冷过多致腹痛经歇。
经行痛寒凝留经气血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胁牵痛,连及胸脘,纳少形瘦。脉弦细而涩,舌苔薄腻而黄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阴阳两亏,肝气入络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阴阳两亏,肝气入络。
脾肾阴阳两亏肝气入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面色黄白,皮肤及巩膜黄染,尿色黑红,心悸气短,头晕耳鸣,乏力嗜卧,纳谷不馨。中医诊断为黄疸或虚劳发黄。证型为气血两虚而湿热内蕴之虚实夹杂证。舌淡而苔黄腻,脉弦细而涩。
黄疸气血两虚湿热内蕴腰腿酸困
查看详情 →
曾左 风湿相搏 阳明脉络失和 湿痰蕴阻胃中 清津不升 浊液不降 湿寒郁阻阳明 阳气不能敷布 胃病土难御木 风阳扰胃 频吐损伤胃阴 湿寒成燥 阳明络空 肝风乘袭 面色苍白 舌苔白腻 脉濡软 脉大而濡软
风湿相搏湿痰蕴阻湿寒郁阻胃阴损伤
查看详情 →
流注病,痰注不一,眼细中空,营卫受伤,寒热频仍,脉弦滑。腰肾俞流痰,蒸蒸已熟,纳呆肉削。流痰发于臂部,高肿色变。流注溃处不一,两眼未收,两足软弱,络脉拘孪。流注三处,曲池已溃,腋下臂上欲蒸脓。环跳流痰,高肿势潜滋,筋骨发赤。股阴毒,右面结核,步履不利,气痹凝痰,痰留于络。脉细弦,属虚痰从风发,络脉抽搐,心悸头眩,腰楚。
流痰营卫受损虚痰从风络脉拘孪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6岁,病程8日,面肌绷急,瘦洁而白,神志清但惊惶恐怖,全身瘫痪,不能坐立,眼球震颤,瞳孔对光反射迟钝,手足轻度抖动,颈项微强,上半身自汗,头额尤多,身凉,肢末微冷,体温36.5℃,时作干呕,食入即吐,腹平软,微陷,巴彬斯基氏征(+),克诺格氏征(+),布鲁辛斯基氏征(±),白细胞升高,杆状核3%,分叶核70%,嗜酸细胞4%,淋巴细胞23%,红细胞减少。暑邪内陷厥阴,热极生风。面色瘦洁而白,舌质干绛苔黄,脉沉弦细数。
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暑邪内陷厥阴热极生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主诉咽痛,脉象两寸脉大。舌上苔薄,不黄。小腹曾痛,活动较前好。时有鼻塞头痛,脘腹胀满,饮食欠佳,口中黏而干,舌苔厚腻。脉沉。病程较长,症状反复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望诊见舌苔厚腻,舌上苔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咽痛、鼻塞头痛、脘腹胀满、饮食欠佳、口中黏而干。切诊见两寸脉大,脉沉。
咽痛风热犯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2岁。左侧腰腿疼痛3年,遇寒湿加重,得暖缓解,喜按,劳累加重,休息减轻,疼痛放射至足趾,伴酸胀痛麻。舌质澹,苔薄白。脉弦滑。辨证为风寒湿型骨痹证,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,肾气不足,感受风寒湿邪,留恋久而不愈,壅滞经络,气血凝滞,脉络痹阻。中医病名骨痹证,证型风寒湿型。
骨痹证风寒湿肾气不足腰腿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女性。主诉产后20天全身关节疼痛,恶露未净,乳汁不多。病程20天。中医病名产后身痛,证型气血两虚。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,经络失养。望诊舌苔澹黄腻、边尖刺中微剥,后转为薄白腻、中微剥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关节疼痛、手麻、臂肘无力、乳汁不多、大便偏干、恶露未净、月经量多等。切诊脉象细软,后转为左细软、右细微滑。
产后身痛气血两虚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背冷肢酸 发热不扬 右肋掣痛 舌腻 脉涩数 气痹邪郁 寒湿之邪遏阻 卫阳不振 脉转滑 痰闭气道 肺气郁闭 气血运行不畅
气痹邪郁寒湿之邪卫阳不振痰闭气道
查看详情 →
妊娠已5个月,阴道流血,色红质稠,心烦,齿衄,口干腥臭,尿少而黄,舌质红,舌苔薄黄,脉弦滑数,肝火内炽,热扰冲任。
妊娠出血肝火内炽冲任不固心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左少腹痛十余年,矢气则痛减,肠鸣便滞,日行3~4次,便后稍舒,大便夹有黄白粘液,情绪波动时加重。舌偏红,苔薄黄,脉弦。肝木偏旺,克分脾土。
泄泻肝气郁结脾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经停四月,腹部胀痛,兼有痞块拒按,大便滑下,日晡口渴,舌苔白腻,脉弦滑而数。腹部痞块,气机不畅,血因气结,肝湿盛。二诊见腹部胀痛减轻,午后发热减,带下多,腰肢及小腹痰楚下坠,脉弦实。三诊瘀血已下,腹部未舒,腿痠软,湿热下移,脉弦有力。四诊痞块消,胀痛止,血下减少,舌苔白薄,脉弦滑有力。中医病名未明说,证型属血瘀气滞,肝湿内蕴,瘀血阻络。
血瘀湿热气滞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四肢颤抖不已,舌不能伸,行路不稳,生活不能自理。体征包括双上肢肌张力增强,呈齿轮状,肌力减弱,面色萎黄,舌红少苔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颤证,证型为阴虚风动。病因病机属阴虚风动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红少苔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显示生活不能自理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颤证阴虚风动肝阳上亢舌红少苔
查看详情 →
男,52岁,右侧肢体半身不遂,神识恍惚,病程6天。中风病(中脏腑)。神识恍惚,右半身不遂,口眼㖞斜,喉中痰鸣,饮食难进,嗜睡,大便稀,小便失禁,舌质红,苔黄厚腻,脉弦滑有力,血压20/13kPa,右上、下肢肌力0级,右侧膝反射亢进。
中风病中脏腑脑出血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头痛、头晕、失眠、易腹泻,病程未提及。肾虚,风阳内动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薄,脉弦细。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。问诊提示情绪不稳,病史提示长期体弱。脉弦细,舌淡苔薄。
焦虑症肾气不足风阳内动头窍症状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腹痛,痛在脘腹之间,痛势猛烈,伴呕吐、气坠、欲便未解,发作频繁,持续三个月。中医病名属寒疝腹痛,证型为脾肾阳虚,寒凝气滞。病因病机为寒气凝滞,络脉急,阳气下陷。望诊见舌象胖苔水滑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腹痛发作规律及既往情绪因素。切诊脉象细紧弦。
腹痛寒凝气滞脾肾阳虚阳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女,63岁,主诉为突然仆倒、不省人事、口眼㖞斜、右上下肢偏废不用。中医病名中风(中脏腑),证型为风、火、痰内闭。舌象舌尖红,苔黄白相兼而腻,脉弦劲而滑。病程未明确记载。
中风中脏腑风火痰闭痰浊上蒙湿遏不化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