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13岁,女性。主诉面肌抽掣、挤眼搐鼻,持续数年。中医病名面肌抽掣,证型肺气不利,经脉瘀滞,风邪妄动。病因病机肺经不畅,阳明经受累。舌淡红,苔薄,脉小。症状时有发作,饮食与发育正常。
经脉瘀滞面肌抽掣挤眼搐鼻肺气不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下肢皮肤发冷疼痛,色紫无脉,肿胀,皮肤发凉,右胫前溃疡。病程反复。中医诊断为脱疽。证型为脾肾阳虚,经脉瘀滞。舌质暗红,边有齿痕,苔薄,脉沉细弱,趺阳脉伏。
经脉瘀滞脱疽脾肾阳虚足背脉消失
查看详情 →
女,36岁,右胁及右背部持续性针刺样疼痛,时轻时重,病程5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刀刃损伤,经脉瘀滞,不通则痛,郁久入络。面色红润,舌正,脉弦。胁下及背部皮色无异常,情绪偏激,隐含痛苦。二便饮食正常,无其他明显症状。
经脉瘀滞术后综合征不通则痛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34岁。乳房胀痛,触之有包块,质略软,有轻压痛,推之可移动。月经前加重,月经后缩小变软。舌质淡紫,有小瘀点,苔薄白。面色晦而不华。脉象两关不调。肝气不舒,气血失和,经脉瘀滞,结为乳疬。
经脉瘀滞乳腺增生肝气不舒气血失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7岁,女性。主诉头痛13年。头痛巅顶,痛剧欲撞墙,伴面色青,手足冷,恶心,吐清水。脉沉弦紧,舌质略紫黯,苔白润。中医诊断厥阴头痛,证属肝寒犯胃,浊阴上逆。病因病机为夏夜感受风寒,寒邪直中厥阴,肝脉与督脉会于巅顶,寒凝经脉,气血瘀滞,浊阴上逆。
经脉瘀滞厥阴头痛肝寒犯胃浊阴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2岁,女性。主诉双下肢皮肤红肿溃烂半年。双下肢皮肤紫黑伴有大面积红肿溃烂,无法行走,全身乏力。舌质红,脉数。中医诊断脱疽,证属气滞血瘀、湿热阻络。病因病机为火毒内郁,血行不畅,瘀阻经脉,阴血耗伤。
经脉瘀滞脱疽气滞血瘀湿热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女性。主诉双下肢瘫痪软弱,无力行走,肛门及阴户无感觉,二便能自然排解,大便干结,小便短黄。舌苔白滑带黄腻,脉滑数无力。辨证为湿热蕴结,经脉瘀滞,日久由实致虚,足三阴虚损。病程较长,初发于1987年5月,经治疗未见明显改善。
经脉瘀滞急性嵴髓炎湿热蕴结足三阴虚损
查看详情 →
男,63岁,头晕8天。颈椎病(椎动脉型),证属气血亏虚,经脉瘀滞,不能上荣清窍。颈椎生理曲度变直,颈部肌肉紧张,颈椎活动受限,颈3、4、5棘突下及椎旁压痛明显。椎动脉扭曲试验(+)。颈椎MRI提示多节段椎间盘变性、膨出,颈椎退行性变。
经脉瘀滞椎动脉型颈椎病肝肾亏虚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月经前双侧乳房胀痛,触之有包块,质略软,有轻压痛,推之可移动,月经后缩小变软。中医病名乳疬,证型肝气不舒,气血失和,经脉瘀滞。舌质澹紫,有小瘀点,苔薄白,面色晦而不华,脉象两关不调。
经脉瘀滞乳腺增生肝气不舒气血失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,主诉腰痛2个月。腰部持续胀痛,活动及静止时均痛,夜间翻身痛如针刺。舌边稍红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腰痛,证型为血瘀气滞肾之经脉部位。
经脉瘀滞腰痛血瘀气滞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颈肩部疼痛伴头晕、胸闷6月余,加重3天。颈后部疼痛,易外感,头痛、头晕、胸闷、恶心,睡眠不佳,易怒。舌质红有瘀点,苔白腻,脉弦。颈椎生理曲度变直,项韧带钙化,C4-5钩椎关节增生,相应椎间孔变窄。椎动脉型颈椎病,病机为经脉瘀滞、肝风上扰。
经脉瘀滞椎动脉型颈椎病肝风上扰胸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44岁。双目流泪,迎风加剧,持续4年。冬季症状加剧,梦多。舌脉正常。阳明脉走目内眦,手太阴经脉走眉头陷中,阳明、太阴脉络瘀滞。舌质殷红,蕴热之象。
经脉瘀滞双目流泪肺经寒束肺不宣发
查看详情 →
34岁女性,主诉月经前双侧乳房胀痛,触之有包块,质略软,有轻压痛,推之可移动,月经后缩小变软。舌质淡紫,有小瘀点,苔薄白,面色晦而不华,诊脉两关不调。辨证为肝气不舒,气血失和,经脉瘀滞,结为乳疬。
经脉瘀滞乳腺增生肝气不舒气血失和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