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郁不舒+肝风内动

患者62岁,女性,主诉头晕间作半年余。头晕伴双目胀痛、燥热汗出、腰膝酸痛、耳鸣、胁肋胀满、口苦咽干、心前区及左肩背部偶痛、纳谷不馨、胃胀、寐欠安、多梦。舌红苔黄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属肝肾阴虚、肝阳上亢。病机为肾水亏虚,水不涵木,肝阳上亢,兼有脾虚痰饮。
眩晕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女性。月经后期,经期延长,胸闷气憋,乳房胀痛,身疲乏力,腰腿作痛,食欲不振,面生痤疮,口干思饮。舌边微红,舌苔薄黄,舌下静脉稍瘀,脉沉涩稍弦。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,血瘀蕴热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,血行受阻,化热生瘀。
肝风内动月经后期肝郁气滞血瘀蕴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女性,主诉头目眩晕不能行走2个月余。主要症状为头颈不适、麻木、头晕、不能行走,伴双目干涩、头目胀痛、视物昏花、目喜常闭。舌红苔白,脉弦。中医病名为眩晕,证型为肝郁不舒,肝风内动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肝风内动,上扰清窍。望诊见舌红苔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头颈不适、头晕、目干涩、视物昏花,切诊脉弦。
肝郁不舒肝风内动眩晕头目胀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9岁。主诉为神疲乏力、表情抑郁、行动迟缓,病程自1982年8月起,至1984年9月入院时持续约2年。中医病名为肝豆状核变性,证型为肝郁气滞、痰浊郁毒、肝阴不足。病因病机为精神刺激致肝气郁结,肝失疏泄,痰浊内生,阻滞筋脉,虚风内动。望诊见面色晦暗,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语言欠流利,手足多动,睡眠时症状减轻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肝郁不舒肝风内动肝豆状核变性痰浊郁毒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39岁,女性。主诉四肢抽动,尤以咀嚼肌抽动明显,病程4个月。中医病名:抽搐。证型:肝郁脾虚,肝风内动。病因病机:初病肝郁不舒,病程日久肝郁乘脾,气血生化不足。面色黄白,气短无力,手足发冷,脉象沉细。望诊:面色黄白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四肢抽动,咀嚼肌抽动,不思饮食。切诊:脉象沉细。
肝郁不舒肝风内动肝郁乘脾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周前因情绪不畅出现胸闷、气短、心烦、失眠,继之洗澡受风后面部起白斑,病程3周。中医诊断白驳风,证型肝郁气滞,气血失和,外感风邪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弦滑。舌质红,中心苔少,脉细弦。面部皮肤色素脱失,中心有色素岛,边界清楚,周围有色素沉着晕。
肝风内动白癜风肝郁气滞气血失和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