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为心悸、左半身不遂。病程较长,自1978年12月起病,持续至1979年9月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阴虚阳亢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舌质红,苔薄腻,脉结代。血压152/92mmHg,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及左室外膜高电压。诊断为心悸,阴虚阳亢;左半身不遂。
心悸脉结代阴虚阳亢左半身不遂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3岁,女性。主诉心慌、胸闷月余。心悸不安,胸中发憋,时有怕冷,心烦有汗。舌苔薄白,脉结代。心电图示前壁心肌缺血,频发室性期前收缩,心率58次/分。诊断为心阴阳两虚证。病机为阳虚则寒,阴虚则内热,气血运行不畅,脉结代。
脉结代心悸不安心阴阳两虚证胸中发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8岁。主诉心悸胸闷气促一年余。二尖瓣面容,口唇青紫,声音嘶哑,胸部满闷,神疲乏力,大便溏薄,消瘦。心律不齐,房颤,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一,收缩期杂音Ⅲ级,舒张期杂音Ⅱ级,P2>A2,主动脉瓣Ⅱ级舒张期杂音。舌质紫暗,苔薄腻,脉沉细结代。心痹(心气血阴阳皆虚),风心,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,主动脉瓣闭锁不全,慢性心衰。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之邪干犯于心,心气不足,血瘀脉络。
脉结代心衰心气不足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平卧数小时即欲起坐,胸闷心悸,反复发作,通宵不宁。中医病名属心悸,证型为阴血不足,阳气虚弱。病因病机为阴血亏虚,心失所养,阳气不足,心脉失于温煦。面色苍白,舌质淡,脉结代。心悸胸闷,病程反复,症状持续不缓解。
脉结代心脏病阴血不足阳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女,40岁,心悸、气短,活动后加重,病程半年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属气阴两虚,邪毒内扰。面色皖白,舌红,苔薄黄,脉结代。心悸、气短、全身乏力、善惊易恐、睡眠欠佳、纳差、食多后心悸加重、鼻出热气。ECG示窦性心律、房性早搏、短阵房性心动过速、短Q-T间期、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、S-TV5、V6压低。心脏彩超示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。
心悸脉结代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