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寒证+心悸+眩晕

患者年龄21岁,女性。主诉眩晕、心悸一年余,劳累易发。病程一年余。中医病名气厥(虚证)。证型属少阴阳虚寒化证。病因病机为阳气衰微,阴寒内盛,导致阴阳失调,心神失养,气滞血瘀。舌苔薄白,脉沉细结。眩晕、心悸、自汗、神志恍惚、站立不稳、脑内灼热、失去知觉、头痛、倦怠、欲寐。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,心电图提示窦性停搏。
心悸眩晕气厥少阴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3年,加重月余。病程较长。中医诊断心悸、胸痹、眩晕。辨证中气虚寒证。舌质澹红,苔薄。脉沉结。心率64次/分,早搏每分钟10~12次。血压20.0/13.3kPa。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,频发性房性早搏伴有差异传导,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。既往有高血压病、冠状动脉供血不足、偶发房性早搏病史。近期症状包括心悸胸闷、心前区疼痛、气短乏力、大便稀软、眩晕。
心悸眩晕胸痹中气虚寒
查看详情 →
28岁女性,紫癜3年不愈,形体虚浮,面色萎悴,午后两颧如朱,上下肢紫癜色青暗不活,心悸,眩晕,四肢酸痛,神疲气短。舌质暗澹不华,苔薄白,脉细涩略数。气血虚寒,病程长,经量多成块,产后大出血,血红蛋白低,血小板减少。出现形寒、足冷、纳减、便溏,脾肾虚寒证候。
紫癜气血虚寒脾肾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。心悸、心空悬、头晕、曾晕倒。心悸气短,时时太息,心空悬,似饥非饥,头目眩晕,全身乏力,怕冷,四肢不温,眠食尚可,小便清,大便溏,形体瘦高,面色晦暗少华,精神欠佳,语音断续无力,四肢冷凉,舌淡苔白滑腻,脉迟而结代,脉率50次/分钟。中医诊断为阳虚(心肾)气寒,血脉凝滞。病因病机为阳虚气寒,血脉凝滞,不相接续。
心悸气短头目眩晕室性期前收缩心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