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岁女性,月经周期29天,经量少,经色浅澹,有块,经前乳房胀,白带不多,无鼻衄。脉细数,舌苔薄黄。辨证为肾虚血瘀。病史包括宫外孕手术,右侧输卵管切除,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,孕2次,流产2次。末次流产日期1998年6月30日,末次月经日期1998年12月27日。
气滞血瘀肾虚血瘀胞宫瘀滞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便血,大便中夹黏液,血色鲜红与暗红杂见。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溃疡性结肠炎。证型脾虚湿热。病因病机脾虚湿热误治,伤及肠络出血。面色苍白,舌脉如前。神疲乏力,纳少,泄泻。脉细无力。
气滞血瘀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脾功能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。主诉为宫外孕术后,左少腹痛,带下多色白,腰酸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妇科病,证型为湿热瘀阻。病因病机为术后瘀阻、湿热内蕴。望诊见舌暗红,苔根黄腻或灰腻。闻诊见晨起咽中有痰。问诊见带下、腰酸、月经异常。切诊见脉细弦。
气滞血瘀宫外孕术后血瘀内阻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7岁。腹泻伴下腹隐痛,脓血便,每日3~6次。慢性病容,唇甲灰白,舌暗红、苔黄腻,脉濡涩。湿毒滞肠,积聚锁肛,病久体虚。直肠癌属锁肛痔范畴。病因病机为正气先虚,邪气踞之,气滞血瘀,聚痰凝湿酿毒。
气滞血瘀直肠癌锁肛痔湿毒滞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女性,主诉经行半月不止,色红量多有块,小腹不胀不痛。舌尖红,苔中部白厚,脉沉细。诊断为阴虚血热妄行。复诊见神疲乏力,腿酸,小腹作痛,舌淡有齿痕,脉沉细。再诊见乏力、多汗、头晕、腰酸、纳差,舌质淡,苔白薄腻,脉细无力。诊断为气血亏虚,肾气不足,表虚不固。
气滞血瘀崩中漏下阴虚血热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四十岁,体温三十八度余,大便脓血,肚痛呃逆,下坠,小便正,病程数日。中医病名属痢疾,证型为湿热下注,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肠道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体温升高、脓血便、腹痛、呃逆、下坠,切诊未提。
气滞血瘀痢疾湿热下注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时有腹痛,病程自去年5月起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面色未提及,舌象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症状描述包括红细胞及腹痛,病史提及去年5月起病。脉象未提及。
气滞血瘀血证脾虚湿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主诉月经紊乱1年,阴道不规则流血半月未净。经行半个月不止,色红,量多,有块,小腹不胀不痛,纳佳,口干,大便五日未行。舌尖红,苔中部白厚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崩漏,证型阴虚血热,病因病机肾阴不足,血热妄行。舌象舌尖红,苔中部白厚,脉象沉细。
气滞血瘀月经紊乱阴虚血热肾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0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双下肢紫斑、血尿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为紫癜性肾炎,证型为脾肾两虚,气滞血瘀。望诊见面色黄白无华,舌澹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精神弱、纳差、腹痛、倦怠乏力。切诊见脉细弱。
气滞血瘀紫癜性肾炎脾肾两虚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