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男性,41岁。主诉胃痛多年,近五六天发作频繁,伴形寒怯冷、少气乏力、食少化迟、吃粥泛清水、嗳腐作胀、大便溏结无常、脘胀作痛引及两胁、气攻冲走窜、肛门下坠、得温则舒、不能多站、痛甚气胀不能按及高声语言、恶动喜静、动则头晕目黑。诊断为湿浊中阻,升降失常,气机痞塞,阳气不展,不通而痛。体质内伤中虚,湿浊有余,痛属邪实。舌苔根腻已松,前半化薄微黄,脉转有力。舌苔转滑,脉见弦象。舌苔薄白腻,脉濡,少力。脉细,但耐按有神。
阳气不展胃痛胃下垂湿浊中阻
查看详情 →
36岁女性,项背及双肩酸痛3年,畏寒凉,夜间项背冒凉风,活动后缓解,四肢关节不痛,饮食二便正常。舌澹红,苔白,脉细。证属风寒之邪入侵经络,阻遏督脉,阳气不展,气血不通。
阳气不展风寒入侵经络气血不通项背酸痛
查看详情 →
赵某,男,36岁。头晕、脑鸣两年余。舌质红、苔薄黄。脉沉滞。证属风热上扰清窍。头晕,脑鸣,夜晚入睡慢,多梦,口干不苦,大便艰难。舌质红、苔薄黄。脉沉滞。
阳气不展风热上扰清窍不通肝经郁滞
查看详情 →
29岁男性,头痛持续两年,近两个月加重。面色苍白,四肢不温。舌质衬紫,舌苔白腻,脉沉滑。辨证为瘀血痰浊阻络,清阳被遏,阳气不展。
阳气不展头痛瘀血阻络痰浊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中年女性,病程六年。主诉为产后感受风寒,呼吸有冷气直透胸中,需用口罩御寒,气候稍冷即拥被蒙头而卧,稍犯寒气即呕吐少量稀痰。形体消瘦,面色苍白,舌苔白微腻,脉沉细而带滑。初步辨证为肺肾阳虚,再次辨证为阳虚痰饮证,最终辨证为痰饮凝聚,阳气不展。
阳气不展产后风寒肺肾阳虚痰饮凝聚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52岁。主诉咳痰色白量多,痰质黏稠成块,咳吐不利。病程自1998年11月起。中医诊断为痰饮。证型为痰浊阻滞,肝胃不和,阳气不展。病因病机为痰浊阻滞,胸阳失旷,痰浊上犯,木郁土壅,肝胃不和,浊痰内窜,阳气不展。舌质暗,苔腻色黄。脉沉细滑。
阳气不展痰饮为患肝胃不和痰浊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朱某,27岁,两胁胀痛,身重乏力,厌油腻,恶心呕吐,气急,纳差,畏风怕冷,夜不安寐,四末发凉。湿浊内困,阳气不展。面色萎黄,舌苔腻,脉弦滑。肝功能异常,谷丙转氨酶升高。病程半年。
阳气不展迁延性肝炎湿浊内困胁肋胀痛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