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14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手足发凉多汗、畏寒喜暖、头昏头痛、记忆力减退、食少纳差、心悸气短、四肢乏力、左上肢麻木酸痛。面色澹白,舌质澹红而润,右脉沉细弱无力,左脉沉伏欲绝,无脉。素体虚弱,阳气不足,心气虚,血脉动力不足,营气内虚,正气不固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阳虚血弱。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,阳气不足,不能温煦经络、通达四末,心气虚,血脉动力不足,营气内虚,正气不固。
阳虚血弱心气虚营气内虚四肢乏力
查看详情 →
14岁女性患者,主诉手足发凉、多汗、畏寒喜暖、头昏头痛,病程2年。中医病名无脉症,证型阳虚血弱型。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,不能温煦经络,心气虚,血脉动力不足,胃气虚,营血亏虚,脉见细弱,甚则沉伏欲绝。面色澹白,舌质澹红而润,右脉沉细弱无力,左侧脉搏触不到。
阳虚血弱无脉症手足发凉心悸气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主诉为双眼眶疼痛,尤以左眼眶为甚,病程5年。主要症状为眉心及眉棱骨大痛,每日发作2~3次,每次持续20~30分钟,按压眶上切迹有压痛,伴畏风自汗。舌黯红,苔白滑,脉弦缓。中医诊断为双眼眶上神经痛,辨证为寒伤营卫,阳虚血弱。
阳虚血弱眶上神经痛寒伤营卫眉棱骨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,22岁。胸部阵发性刺痛、心悸、胸闷、手足心热。脉沉紧细数,舌苔白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属寒饮遏阳。脉沉紧细数为阴寒凝敛之象,寒遏胸阳,阳郁于内。舌苔薄白,脉弦紧细数按之减,阳虚之象已露。
阳虚血弱胸痹寒饮遏阳手足心热
查看详情 →
张某某,男,51岁,胃痛反复发作10余年,遇寒即发,得温则缓。颜面无华,畏寒肢冷,形体消瘦,舌澹苔白,脉沉细。证型为阳虚血弱,脾运不健,阴寒凝滞,血脉不通。
阳虚血弱胃痛脾运不健阴寒凝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男性。主诉为头痛半年,头部寒冷,痛甚时欲呕吐。面色苍白,神疲乏力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阳虚血弱,风邪上扰清阳。
阳虚血弱头痛风邪上扰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4岁,主诉双手指苍白、发凉、麻木、发绀,病程三年,遇寒、经期或情绪波动诱发。形体瘦弱,面色胱白,舌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辨证为阳虚血弱之痹症。
阳虚血弱雷诺氏病痹症苔薄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6岁,男性,主诉乏力、头昏、夜寐欠佳、胃纳差,病程较长。舌象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辨证为气血亏损,虚烦失眠。三诊出现腰椎疼痛,舌淡红,苔白,脉弱无力,中医辨证为阳虚血弱,寒凝痰滞。
阳虚血弱气血亏损寒凝痰滞
查看详情 →
9岁男性患者,主诉两脚冻疮溃烂,不能着鞋袜,棉絮包裹。体征见足背肿烂流血水,足趾紫黑如脱疽,趾甲几欲脱落,触痛剧烈。既往年年患冻疮,今年加重。诊察见皮肤血色不华,面色白,两手脉细而涩,胫冷至膝,手冷至肘。饮食二便正常。中医病名属冻疮,证型属阳虚血弱,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,气血运行不畅,脉络阻滞。望诊见面色白,舌象未提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病程长,反复发作。切诊见脉细而涩,四肢厥冷。
阳虚血弱冻疮溃烂血脉涩滞手足厥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。左膝关节外伤后疼痛14年,遇寒冷加重,冷痛似锥刺,重着不移,难以屈伸。左膝无红肿,关节内外侧间隙压痛,回旋挤压试验阳性。舌淡嫩,边见瘀斑,舌苔白,脉迟细。辨为痛痹,属阳虚血弱,痰瘀阻滞脉络。
阳虚血弱痛痹痰瘀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老体弱,全身肌肉疼痛,气短乏力,四肢不温,胃脘胀闷,不思饮食,食后恶心欲吐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肌痹,证型为寒凝经脉,饮宿中焦。
阳虚血弱糖尿病肌痹寒凝经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主诉月经愆期,经行腹痛,经血量少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月经愆期,证型寒凝血瘀,病因病机寒邪凝滞,血行不畅。望诊面色晦黯,舌澹有瘀斑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冷感,经血紫红夹血块,腹痛拒按。切诊脉沉弦。
阳虚血弱寒凝血瘀月经愆期经行腹痛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