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70岁,男性。主诉右上肢活动不便,时而颤动,逐渐加重。病程3年。中医病名震颤性麻痹,证型肝郁血虚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血虚失养。望诊面萎黄,形体瘦弱。闻诊表情抑郁,善太息。问诊有静止性震颤,肢体强直,活动不便,步态不稳,时有眩晕心悸,生气后加重。切诊脉象未提,血压106/83mmHg,心率80次/分。脑动脉硬化。
震颤性麻痹肝郁血虚肢体强直活动不便
查看详情 →
73岁女性患者,高血压、震颤性麻痹病史10年,二周前突发血压升高至230/110毫米汞柱,伴头晕、呕吐,遗留左半身不遂。舌质红而暗滞,苔较干净,脉弦有力。辨证为肝风内动、瘀血阻络。
震颤性麻痹高血压肝风内动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半百,头部外伤后遗肢体震颤,病程多年,表现为肌肉强直、碎步急行、情绪紧张时震颤加重、头痛目眩、项强、失眠健忘、口齿欠利、腰酸肢倦、小便频数余沥、纳谷一般、大便尚调。形体丰腴,左上肢震颤,手背肿胀,精神萎靡,两目复视,表情呆滞,反应迟钝,舌体颤动质红,苔薄白,脉细弱无力,两尺为甚。病位在肝,与脑、心、肾有关,病因脑外伤致血瘀气滞,病机为肝肾亏虚,肝风内动,化燥生风,暗耗阴液。
震颤性麻痹肝肾亏虚肝风内动血瘀气滞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