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××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孙××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38岁
  • 职业:山东省××市干部
  • 初诊日期:1974年10月27日

主诉

  • 头昏、头痛、心慌,心跳慢已十余年。

问诊

  • 自1961年夏天开始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心慌、气短、全身乏力等症状,逐渐加重。
  • 1964年曾住入山东××专区医院,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,经过治疗,渐渐恢复正常。
  • 1965~1968年期间,因过度劳累,头痛剧烈,心慌憋气,心率36次/分,再度住入××专区医院,治疗未效。
  • 1969年4月转到中国中医科学院××医院住院治疗,诊断为“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”,因疗效不理想,于9月份出院。
  • 1970~1974年上半年,又住过山东××××医院、上海市××人民医院、上海第一医学院×医院、中国人民解放军×医院等医疗单位,经用中西药物治疗,均未见明显好转。
  • 各医院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,以免发生危险。
  • 患者仍愿用药物治疗而来我院就诊。

目前主要症状

  • 头昏、头晕、头痛(前头部空痛),痛甚时可致昏厥。
  • 记忆力明显减退,心慌气短,胸部憋闷,心跳慢,全身无力,打不起精神来,畏冷,多梦,饮食一般,二便尚调。

望诊

  • 体格发育正常,营养一般,慢性病容,面色晦暗无华,精神不振。
  • 舌质略暗,舌根部有白苔略厚。
  • 闻诊:言语清楚,声音较低,说话时气短。
  • 切诊:手足较凉,两手脉象迟而力弱。

辨证

  • 心主血脉,其华在面;心居膈上,主胸中阳气。肾为作强之官,藏精、生髓(脑为髓之海),乃人身真阳所居之处。阳主动,阴主静。
  • 本病过劳成疾,头部昏晕发空,全身疲乏无力,精神不振,全身畏冷,是肾阳不足之象。
  • 心慌、气短、心跳缓慢、胸部憋闷,是为心阳不振之候。
  • 心肾之阳俱虚,精血不能上荣故头部发空而昏晕厥痛,面色晦暗无光泽。
  • 心肾不能交通共济,故健忘、多梦。
  • 心肾阳虚,血脉流行不佳,故舌质发暗,脉迟力弱。
  • 四诊合参,诊为心肾阳虚之证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