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: 女
  • 年龄: 30岁
  • 初诊日期: 2010年4月30日
  • 病历号: 10043005

初诊情况

1. 主诉

反复发热2年余,每因情志不快或睡眠欠佳而发。

2. 伴随症状

  • 胁肋偶胀痛
  • 偶头痛
  • 腰痛
  • 睡眠差多梦
  • 二便、月经不调

3. 体征

  • 舌淡红有齿痕
  • 苔薄微黄
  • 脉弦略数

4. 病史

曾于西医院治疗,但仍反复发热。近年因家庭不和而致心情不佳。

5. 辨证

  • 辨证依据: 肝主疏泄,喜条达,恶抑郁。情志抑郁,心情不畅,则肝气不舒,疏泄不利,气郁化火而发热。肝经经脉布胁肋贯膈,当肝气郁结,经脉气机不畅,则胸肋胀满。肝藏血,女子以肝为先天,肝气郁结,血脉失畅故月经不调。肝火扰心故眠差多梦。郁火上炎,熏灼囗道,故见舌糜。
  • 舌脉: 舌红苔薄黄,脉弦数,为气郁化火之征。

6. 治法

疏肝解郁,清汗泻热。

7. 方药

  • 柴胡 15g
  • 酒芍 15g
  • 当归 15g
  • 黄芩 15g
  • 牡丹皮 15g
  • 焦栀子 10g
  • 炙甘草 15g
  • 淡竹叶 15g
  • 7付
  • 日1付水煎,早晚分服

二诊情况

1. 服药后反应

  • 服药后热退,但昨日又发热37.4℃,咽痛。
  • 舌略红,苔微黄,脉弦略数。

2. 调整治疗方案

  • 加连翘 20g
  • 7付

三诊情况

1. 服药后反应

  • 热退身凉,右少腹时痛。
  • 舌淡,苔薄白,脉弦不数。

2. 调整治疗方案

  • 去地骨皮、栀子
  • 加枳壳 15g
  • 7付

后续情况

患者于12年4月12日因月经不调前来就医,并告知服药共3周后再未发热。

按语

  • 症状: 恚怒则发热,胁肋胀痛,舌淡红,苔微黄,脉弦数。
  • 辨证: 情志不舒,肝郁气滞,郁而化火。
  • 方药分析:
    • 君药: 柴胡疏肝解郁退热,使肝气条达。
    • 臣药: 白芍养血敛阴,柔肝缓急;当归养血和血,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,二药与柴胡相配能补肝体而助肝用。
    • 佐药: 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,善治无汗骨蒸;黄芩、栀子助清肝经泻火;生地黄滋阴养肝肾;淡竹叶清心除烦并能引热下行。
    • 加减: 服药1周后仍时反复发热,并见火热上攻咽喉,故在上方基础上加连翘以清热解毒。三诊时,热退,脉不数,舌不红,故去栀子。右少腹时痛,故加枳壳以行气消胀。
  • 疗效: 服药后再未发热,可见辨证准确,功效立显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