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#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医案
### 一、基本信息
- **患者姓名**:蔡某某
- **性别**:男
- **年龄**:36岁
- **职业**:农民
- **就诊日期**:1987年3月8日
### 二、主诉
胃脘胀痛三年。
### 三、现病史
- **症状**:三年来无诱因出现胃痛,时发时止,按之痛减,喜热畏寒,口吐清水,痛时肢冷。
- **既往治疗**:曾经县医院Ⅹ光钡餐检查,诊为“慢性胃炎”,多次服中西药物,效果不明显,要求中医调理。
### 四、检查
- **脉象**:沉迟
- **舌象**:质澹,苔薄白
- **血压**:16/10.67千帕(120/80毫米汞柱)
- **心率**:74次/分
### 五、辨证
胃痛隐隐,喜热畏寒,时发时止,按之痛减,口吐清水,痛时肢冷,均为脾胃虚寒之象。
### 六、诊断
- **中医诊断**:胃脘痛,脾胃虚寒证
- **西医诊断**:慢性胃炎
### 七、治则
温中散寒,理气止痛。
### 八、方药
- **初诊方**:
- 党参 12克
- 白术 12克
- 茯苓 10克
- 炮姜 6克
- 桂枝 6克
- 白芍 9克
- 当归 9克
- 吴茱萸 6克
- 公丁香 3克(后下)
- 元胡 9克
- 大枣 3个
- **煎服方法**:4剂,水煎服,日1剂。
### 九、二诊
- **症状变化**:上服4剂后腹痛减,口吐清水消失,仍不喜欢吃东西,饭后饱胀。
- **调整方药**:上方加砂仁 6克,木香 6克。
- **煎服方法**:再服四剂。
### 十、随访
大约一月后,再次见面时患者说,胃痛已愈。嘱注意饮食,按时吃饭。
### 十一、感悟
- **虚寒型胃脘痛**:是临床常见病,但要治好并非易事。
- **辨证要点**:虚寒者,既“虚”又“寒”,虚者是说脾虚,寒者言其胃寒。按之痛减是说其“虚”,而口吐清水,喜热畏寒,痛时肢冷,都是言其“寒”。
- **治疗关键**:温中散寒多于补虚,理气药也采用有温中作用的,如砂仁、木香等温暖脾胃之品,快气调中。临证要抓主要矛盾,不能不分主次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