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:李某,男,2岁
  • 起病时间:1970年5月
  • 主要症状:夏季热,泄泻

病情发展

  • 9月中旬:继发泄泻,门诊治疗5天无效,转某医院治疗1周,仍无效果,转至我院。
  • 入院时症状
    • 面色灰白
    • 双目无神
    • 形体羸瘦,肌肉松弛
    • 气怯声低
    • 身有微热(37.8℃)
    • 口渴唇干
    • 腹满而软
    • 大便水样,色黄白相兼,夹有食物残渣,一昼夜10次以上
    • 小便黄短
    • 舌质暗红不华,苔薄白而干
    • 脉浮大虚数

初步治疗

  • 方剂:补中益气汤
  • 药物
    • 人参6克
    • 黄芪、白术、当归各9克
    • 炙甘草、升麻、陈皮各3克
    • 柴胡4.5克
    • 大枣2枚
  • 治疗效果:次日热降至37.3℃,泻不减,余恙依然。

调整治疗

  • 调整后方剂:去当归之滑肠,加乌梅酸涩,砂仁辛运
  • 药物
    • 赤石脂、禹余粮各15克
    • 人参、炮姜各6克
    • 炒怀山药30克
    • 煨葛根、黄芪、白术各9克
    • 砂仁4.5克
    • 升麻、炙甘草各3克
  • 治疗效果:3剂后大便成煳状,诸恙递减,调理旬日而安。

按语

  • 何氏体会
    • 多年来,治疗小儿腹泻多日不止,身有微热,脉浮大而虚者,多宗《内经》“清气在下,则生飧泄”之旨,用补中益气汤辄效。
    • 今治此例,补中益气之法两进不效,乃知病已累及下焦。
    • 《伤寒论》云(159条):“···利不止,医以理中汤与之,利益甚。理中者,理中焦。此利在下焦,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。”正为此证而设。
    • 临床体会,认为此方与桃花汤合用更佳,不必拘泥于少阴便脓血之条文也。
    • 方中干姜炮黑取其守,用怀山药代粳米者,乃张锡纯法也。
    • 两方相合,药仅4味,而效果殊佳。
    • 或随证加味,如煨葛根之升清,参、术之守,砂仁之健运等,更可增强疗效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