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骨脱位医案

案例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马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37岁
  • 职业:福州市养路段工人
  • 初诊日期:1980年2月15日

病史

患者于3天前骑自行车时不慎跌倒,以右手掌先着地,当即出现腕部肿胀、疼痛,手掌不能握物。曾就诊市某医院经拍片诊为:右腕月骨脱位。给手法复位未成功。后又就诊于省某医院骨伤科,重新复位仍未成功,今转院治疗。

检查

  • 患者情绪:正常
  • 舌象:澹红
  • 脉象:弦滑
  • 体征
    • 右手腕关节呈屈曲位
    • 中指不能完全伸直
    • 右手腕掌侧部隆起,畸形,肿胀,压痛明显
    • 握拳时第3掌骨头明显塌陷,叩击此掌骨头有明显疼痛
    • 患拇、食、中指屈曲活动障碍
  • X线片:右月骨脱位

诊断

右月骨脱位

处理

手法复位

  1. 复位
    • 手法:林氏整复月骨脱位是采用单人复位法,具体步骤如下:
      • 医者一手握住患手四指;另一手拇指按住脱位月骨的前端,余指握住腕背。
      • 先用力拔伸牵引,并逐渐使腕部背伸,以加大腕骨间隙。
      • 继而拇指用力将月骨远端压向背侧,以后逐渐将腕关节屈曲,即可复位。
    • 结果:按腕部月骨脱位整复手法进行复位,当即手腕掌侧畸形消失,疼痛减轻。
  2. 固定
    • 方法:以夹板将右腕关节固定于掌屈30°位。

药物治疗及练功

  • 外敷:活血散
  • 练功:手指关节屈伸活动
  • 1周后:腕关节改用中立位固定,外敷跌打祛伤散
  • 2周后:腕部疼痛消失,解除固定,以化瘀通络洗剂熏洗腕部,开始做腕关节屈伸活动
  • 4周后:患者腕关节活动正常

按语

月骨脱位古称“手腕骨脱”“手腕出臼”,腕关节的腕骨中以月骨脱位最常见。月骨居近排腕骨中线,正面观为四方形,侧面观为半月形,掌侧较宽,背侧较窄。月骨近端与桡骨下端、远端与头状骨、内侧与三角骨、外侧与手舟骨互相构成关节面。月骨四周均为嵌骨面,与桡骨下端之间仅有桡月背侧,掌侧韧带相连,细小的营养血管经过韧带进入月骨,以维持其正常的血液供应。月骨的前面相当于腕管,为指浅、深屈肌腱和正中神经的通道。临床上月骨向掌侧脱位为多,向背侧脱位很少。月骨脱位多由传达暴力所致。《伤科补要·手腕骱》中载:“后手掌着地,只能伤腕,若手指着地,其指翻贴于臂者,腕缝必开。”患者跌倒,患腕跌倒时腕部极度背伸,头骨与桡骨相对挤压,压迫月骨向掌侧移位,关节囊破裂,出现月骨掌侧脱位,又称月骨前脱位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