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阳利水,活血祛瘀治疗心肾阳虚,夹阴虚、瘀滞之胸痹
患者信息
- 姓名:刘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59岁
- 职业:工人
- 初诊日期:2008年10月10日
主诉
反复胸闷心悸10余年,再发加重伴双下肢肿1周。
现病史
患者自诉冠心病房颤心功能不全病史10余年,反复胸闷心悸10余年,近年来常于受凉后伴发双下肢肿,此次复发1周,在外院门诊利尿治疗,欠效,遂求治。
现症
- 胸闷
- 心悸
- 气促
- 头晕
- 小便短黄
- 口干不欲饮
- 神疲懒言
- 双下肢重度浮肿
- 舌质澹胖,苔少无津
- 脉细弱
- BP90/55mmHg
中医诊断
- 中医病名:胸痹
- 中医辨证:心肾阳虚,夹阴虚、瘀滞
西医诊断
- 冠心病(缺血性心肌病)
- 心脏扩大
- 房颤
- 心功能Ⅲ级
中医治法
温阳利水,活血祛瘀
代表方
- 通脉养心汤合生脉散加减
- 第一诊
- 黄芪30g
- 红参10g
- 桂枝6g
- 茯苓15g
- 猪苓25g
- 沙参15g
- 丹参20g
- 川芎10g
- 参须15g
- 麦冬15g
- 五味子6g
- 甘草5g
- 6剂
二诊
- 2008年10月16日
- 诉小便逐渐增加,水肿渐消,气促,胸闷减轻,但夜寐欠安,乏力
- 舌质澹胖,苔少,无津,脉细弱
- 查BP:100/60mmHg, HR80bpm, 律不齐
- 上方减桂枝,加泽泻10g, 茯苓改茯神
- 续方7剂
- 处方如下:
- 黄芪30g
- 红参10g
- 茯神12g
- 泽泻10g
- 猪苓25g
- 沙参15g
- 丹参20g
- 川芎10g
- 参须15g
- 麦冬15g
- 五味子6g
- 甘草5g
- 7剂
三诊
- 2008年10月24日
- 诉症状已不明显
- 舌质黯澹,苔薄白,脉细
- 拟停红参
- 续前7剂
- 处方如下:
- 黄芪30g
- 茯神12g
- 泽泻10g
- 猪苓25g
- 沙参15g
- 丹参20g
- 川芎10g
- 参须15g
- 麦冬15g
- 五味子6g
- 甘草5g
- 7剂
按语
该病例是由于浊水停聚,阻碍阴阳升降,致心之气阴阳俱虚。当此之时,使小便利则精液通,阴液自生,气化有源,含有以通为补之意。对此种气阴衰惫,而又浊水瘀血停滞,本虚极而又标实甚者,只通利化瘀则正气难支,纯补气阴又愈补愈滞,故本方药功补兼施,双管齐下,力挽狂澜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