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肾两虚、中气下陷、湿热下注之阴挺(子宫脱垂)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谢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50岁
  • 籍贯:内蒙古自治区
  • 首诊时间:2002年3月20日

主诉

阴道中有物下坠感1年。

现病史

  • 患者情况:农民,生育较多,产四子。现已绝经。
  • 症状:1年前自觉阴道中有物下坠感,尤其劳累、咳嗽或蹲位时,子宫常常脱出。伴见疲劳乏力,身倦懒言,腰痠。
  • 体征:子宫脱出,行走不便,子宫颈因与衣物摩擦而红肿不适,时有黄色分泌物渗出。

诊疗经过

  • 首诊:当地医院诊断为“子宫Ⅱ度脱垂”,初起脱出的子宫可以手纳回,后症状加重助纳不回。
  • 首诊方药
    • 内服:四妙丸加味
      • 炒苍术15g
      • 黄柏10g
      • 生薏仁30g
      • 怀牛膝15g
      • 车前草15g(包煎)
      • 车前子15g
      • 龙胆草10g
      • 生黄芪30g
      • 炒栀子10g
      • 生地黄12g
      • 败酱草30g
      • 生甘草10g
      • 黄芩10g
    • 外用熏洗
      • 枯矾6g
      • 马齿苋30g
      • 蛇床子20g
      • 白及15g
      • 白蔹12g
    • 药量:15剂,水煎服,日2次。
    • 外用熏洗:5剂,水煎外用熏洗。

二诊

  • 时间:2002年4月8日
  • 症状变化:服上方后红肿及溃疡大减,黄色分泌物已无,余症同前。
  • 舌脉: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缓。
  • 治疗调整:治宜健脾补肾、升提中气、清热解毒,方取补中益气汤加味。
    • 内服
      • 生黄芪60g
      • 炒白术15g
      • 当归15g
      • 陈皮12g
      • 升麻6g
      • 柴胡6g
      • 生甘草6g
      • 炙甘草6g
      • 党参30g
      • 枳壳30g
      • 桑螵蛸15g
      • 金樱子15g
      • 山萸肉15g
      • 川断15g
      • 桑寄生30g
      • 黄柏10g
      • 败酱草20g
      • 生薏仁30g
      • 仙鹤草30g
    • 药量:30剂,水煎服,日2次。
    • 外用熏洗:减去枯矾,改为3天熏洗一次。

三诊

  • 时间:2002年5月10日
  • 症状变化:服上方后大效,脱出之子宫已自行回纳,但劳累时仍有下坠感,疲劳乏力及腰痠痛均明显减轻。
  • 舌脉:舌质红苔薄,脉弦缓。
  • 治疗调整:前方去黄柏、败酱草、生薏仁再进1个月,同时停止外用药。

四诊

  • 时间:2002年12月15日
  • 症状变化:自述服上方后效果非常好,半年之内未再复发,近日因劳累,又有下坠感,但无子宫脱出。
  • 舌脉: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
  • 治疗调整:仍宗健脾补肾、升提中气之法。
    • 内服
      • 生黄芪50g
      • 炒白术15g
      • 怀山药20g
      • 当归12g
      • 陈皮12g
      • 升麻6g
      • 柴胡6g
      • 生甘草6g
      • 炙甘草6g
      • 党参15g
      • 枳壳30g
      • 山萸肉15g
      • 桑寄生30g
      • 仙鹤草30g
    • 药量:15剂,水煎服,日2次。

随访

  • 时间:半年后电话随访
  • 症状变化:其病未再复发。

按语

本案为老年妇女,多产后又劳累过度,以致伤气,中气不足,气机下陷,肾气系胞无力,故见子宫下垂。魏师治疗时,先以四妙丸配合外用药物熏洗以治其标,待湿热已除,即采用《黄帝内经》“虚者补之”、“陷者升之”之法,用补中益气汤加味。方中尤其重用黄芪和枳壳,黄芪有升阳举陷之力,枳壳用至30克亦有升提之功;另伍桑螵蛸、金樱子、川断、桑寄生以益肾固脱;其中仙鹤草一味,又名“脱力草”,主治脱力劳伤;少佐清热解毒之品。诸药合用,使脾肾之气充盛,则子宫得以升提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