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某医案
基本信息
- 患者:高某,男,31岁
- 就诊时间:2003年9月
初诊情况
1. 主诉
- 患者感到疲乏无力,右胁胀痛不适。
2. 既往史
- 至西安市第二医院求治。
- 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:HBsAg(+),HBeAb(+),HBcAb(+)。
- 肝功能基本正常。
- B超检查示:肝光点增多。
- HBV DNA 1.3×10。
3. 治疗情况
- 自行口服护肝片后症状缓解。
4. 近期症状
- 因感冒患者感到右胁胀痛,胃脘胀闷,身困乏力,纳差,大便先干后稀。
5. 体征
- 肝功能基本正常。
- 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:HBsAg(+),HBeAb(+),HBcAb(+)。
- HBV DNA 3.1×10^5。
- 临床症见:右胁呈阵发性胀痛不适,伴身困乏力,纳差腹胀,口澹无味,面色无华,大便溏薄。
- 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
6. 西医诊断
- 病毒性肝炎(乙型、慢性、轻度)。
7. 中医诊断
- 胁痛(肝郁脾虚型)。
8. 治则治法
- 柴芍六君子汤加味。
9. 处方
- 柴胡10g, 白芍12g, 陈皮12g, 清半夏10g, 党参15g, 茯苓15g, 白术30g, 炙甘草5g, 连翘10g, 虎杖10g, 麦芽30g, 炙黄芪30g, 山药15g, 白扁豆15g, 瓜蒌15g, 败酱草10g。
二诊情况
1. 服药后症状变化
- 服上药7剂后,右胁胀痛及疲乏无力感减轻,大便调。
- 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。
2. 处方调整
- 柴胡10g, 白芍10g, 陈皮12g, 清半夏10g, 党参15g, 茯苓10g, 白术30g, 炒山药30g, 虎杖10g, 黄芪15g, 丹参10g, 白扁豆15g, 瓜蒌10g, 败酱草15g。
3. 继续治疗
- 随证加减继用原方连用3个月。
- 复查肝功能正常,HBVDNA 1.1×10^3。
- 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:HBsAg(+),HBeAb(+),HBcAb(+)。
按语
- 肝病的发展,可以波及多个脏腑,甚至全身,虽然肝病后可影响各个脏腑,首先脾胃,肝病传脾,《金匮要略》早已阐明。
- 同时认识到调理脾胃对治肝的益处,脾胃得运,食谷入胃,化生精微,正气强盛足以抗邪。
- 本例患者肝郁与脾虚并重, 方用逍遥散加味; 大便溏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味;性情急躁用归芍六君子汤加味;肝郁为主,脾虚不明显,柴胡疏肝散调之。
- 随证加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,常用大黄、虎杖、白花蛇舌草、瓜蒌、叶下珠、败酱草、厚朴; 特异性抑制HBsAg的药物, 如虎杖、黄柏、大黄等。
- 临床上肝病患者食纳好者, 预后亦好,足以说明顾护脾胃在治肝病中的作用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