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痛(肠易激综合征)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关某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34岁
  • 职业:销售经理
  • 居住地:上海市高档公寓
  • 初诊日期:2007年6月7日(农历四月二十二,芒种后1天)

主诉

腹痛、腹泻6个月。

现病史

  • 症状:腹痛,痛势较剧,排便后疼痛缓解;每日排便3~5次,便溏或不成形,有时伴有白色胶冻状黏液,未见脓血便。
  • 就诊情况:曾到住处附近中心医院就诊,行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,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。并嘱服用西药,但一段时间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,遂来我处就诊。
  • 刻症:腹痛欲泻,泻后痛减,每日排便3~5次,便溏或不成形,有时伴有白色胶冻状黏液,未见脓血便。同时伴有腹胀,排便后可缓解,面色无华,口苦纳呆,急躁易怒,善太息,夜寐欠安。

体检

  • 神清,形体适中,营养一般
  • 心率:70次/分,律齐
  • 两肺:未闻及干湿啰音
  • 肝脾:肋下未及
  • :平软,无压痛和反跳痛
  • 叩鼓音,听诊肠鸣音亢进
  • 舌质:黯
  • :薄白
  • :弦细

辅助检查

  • 纤维结肠镜检查:未见异常

中医诊断

  • 腹痛(肝郁脾虚型)

西医诊断

  • 肠易激综合征

辨证论治

  • 《医方考》曰:“泻责之脾,痛责之肝,肝责之实,脾责之虚,脾虚肝实,故令痛泻。”
  • 病机:情志失调引起的腹痛泄泻,实属肝脾二脏之病。患者因生活工作压力很大,情志怫郁,肝郁气滞,肝气横逆犯胃乘脾,致脾胃运化失常而泄泻,气机阻滞而腹痛。
  • 治宜:疏肝健脾,通腑调肠。
  • 取穴:肝俞(双)、脾俞(双)、大肠俞(双)、中脘、天枢(双)、期门(双)为主穴,足三里(双)、上巨虚(双)、阳陵泉(双)、太冲(双)为配穴。每次轮流取上述3~5个穴,毫针针刺行平补平泻法,并选阳陵泉、太冲穴接G-6805Ⅱ型电针仪,以100Hz的频率连续波通电30分钟,同时在留针期间,泻肝俞、期门、太冲、阳陵泉等穴以疏肝理气,补脾俞、中脘、足三里等穴以健脾止泻,隔日1次,10次为1疗程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