验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吴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50岁
  • 职业:农民
  • 初诊日期:1985年11月24日

主诉

眩晕胀蒙3年

既往病史

  • 原发性高血压
  • 血压在140156/90100mmHg之间波动
  • 经历多次治疗,血压时轻时重

初诊症状

  • 头晕胀蒙
  • 双目昏花
  • 有时左侧头痛
  • 胸中烦闷
  • 喜叹息
  • 多愁善感
  • 失眠多梦
  • 口苦
  • 小便黄
  • 舌红苔黄
  • 脉小弦数
  • 血压148/96mmHg

初诊诊断

证属肝火内郁,上遏清空

初诊治疗

  • 药物:青蒿6g, 薄荷3g(后下),郁金9g, 栀子皮9g, 桔梗9g, 白菊花9g, 蒺藜9g, 钩藤15g(后下),蝉蜕6g, 连翘9g, 通草3g, 甘草2g
  • 用法:每日1剂,水煎2次,分早、晚温服

二诊信息

  • 日期:1985年12月4日
  • 症状变化:眩晕减轻,头部稍晕沉
  • 舌象:舌红苔黄
  • 脉象:小弦数
  • 血压:142/90mmHg

二诊诊断

证属肝火内郁,上遏清空

二诊治疗

  • 调整药物:去桔梗、蝉蜕
  • 加用药物:青葙子12g、白僵蚕9g

三诊信息

  • 日期:1985年12月14日
  • 症状变化:尚有轻度头晕,目不昏蒙,左侧头痛消失,性情比以前开朗,夜寐不宁,体倦乏力,口苦
  • 舌象:舌质红、苔薄黄
  • 脉象:小弦数
  • 血压:保持在130140/8090mmHg

三诊诊断

证属郁火未达,心神欠宁

三诊治疗

  • 药物:钩藤15g(后下),郁金9g, 黄芩6g, 白菊花9g, 白蒺藜12g, 茺蔚子12g, 合欢皮9g, 朱茯苓12g, 甘草3g

按语

本案为肝火内郁,上遏清窍,发为眩晕。方中青蒿苦辛而寒,芳香透达,能宣郁清肝,且不升阳劫阴;郁金、薄荷、栀子皮、连翘、桔梗宣郁火而利头目;白菊花、蒺藜、钩藤、蝉蜕清肝火而利头目;通草质轻甘澹而寒,宣通气机,引火下行;甘草甘缓和胃。二诊时药已奏效,减桔梗、蝉蜕之轻浮,加青葙子清肝泻火,僵蚕祛风止痛;三诊时,肝火将息,心神失宁,以清肝泻火,宁心安神为法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