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肢凉痛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李××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36岁
  • 职业:工人
  • 初诊时间:1984年10月

主诉

下肢凉痛2年。

病史

患者两下肢凉痛已2年。2年前因劳动出汗用凉水冲洗而得,两下肢尤以两膝以下凉痛明显,冬季及感寒加重,得暖则舒,行走乏力。曾以寒湿痹证治疗,以针灸、水针、烤电和中西药治疗,均无明显疗效。

检查

  • 面色:晦暗
  • 舌象:质紫、苔白
  • 脉象:沉紧而迟

诊断

下肢凉痛

初诊治疗

  • 针灸穴位:膝眼、足三里、阴陵泉、阳陵泉、绝骨、承山、阿是穴等
  • 施用方法:泻法上艾条灸,每次选用3~4个腧穴,隔日针灸1次
  • 治疗效果:四诊后下肢凉痛有所减轻;六诊后下肢凉痛减轻不明显,反觉两下肢无力更为明显

会诊后治疗

  • 诊断:素有畏寒肢冷,尿频尿急,排尿无力,气短头晕,身困乏力,时而腹胀食少,泄泻等症状
  • 面色:苍白
  • 舌象:澹
  • 脉象:沉细
  • 治疗方法:温补肾阳
  • 针灸穴位:补关元(配烧山火,温热感达于两下肢)、肾俞(双)
  • 治疗次数:针治12次
  • 治疗效果:两下肢凉痛及伴有全身症状治愈

按语

该案误治在于问诊不详,限于病因及下肢凉痛之表面现象。下肢凉痛,不易暖热,继于全身肾阳虚弱症状之后,不因劳动汗出用凉水冲洗而得病,不可误以为寒邪所客。前医已以痹证施治无效,更不可再以痹证施治。今复前辙,虚以实治,伤于下肢筋脉,故而下肢无力更为明显,其下肢凉痛减轻,是因急得温热而暂缓,故而不能持久。下肢凉痛,不易暖热,冬季及感寒加重,和畏寒肢冷,均为真阳不足,阳气不达之故;命门火衰,脾失健运,故见腹胀食少,时而泄泻;纳运失职,化源不足,故而头晕气短,身困乏力;其尿频尿急,排尿无力和面色苍白,舌澹,脉象沉细等,皆属真阳不足之象。故用整体治疗,辨证取穴,针补肾俞(补肾)和关元(温补真阳),施用温补肾阳之法而治愈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