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医案
基本信息
- 性别:男
- 年龄:46岁
- 中医诊断:肾劳
- 西医诊断:慢性肾功能不全(代偿期),尿酸性肾病,高血压
初诊(2010年3月18日)
1. 既往史
- 饮酒多
- 高尿酸血症,痛风反复发作
- 高血压,血压控制欠佳
- 发现肾功能不全6个月
2. 刻诊症状
- 腰酸痛
- 疲劳乏力
- 四肢关节酸痛
- 纳可
- 大便日行
- 舌黯红,苔薄黄腻
- 脉细弦
- 血压120/95mmHg
3. 辅助检查
- 血生化:血肌酐159μmol/L, 尿素氮5.52mmol/L, 尿酸557μmol/L, 糖5.45mmol/L, 谷丙转氨酶20U/L, 谷草转氨酶23U/L, 白蛋白46.9g/L, 胆固醇5.97mmol/L, 甘油三酯2.06mmol/L
4. 证属
- 肝肾阴虚
- 水不涵木
- 湿毒内蕴
- 气血运行失畅
- 闭阻关节
5. 治法
- 益肾平肝
- 清利活血
- 泄浊解毒
6. 处方
- 菊花10g
- 枸杞子15g
- 制苍术10g
- 炒白术10g
- 茯苓15g
- 丹皮15g
- 紫丹参15g
- 川芎10g
- 积雪草15g
- 当归10g
- 秦艽10g
- 苏叶20g
- 王不留行15g
- 络石藤15g
- 蛇舌草30g
- 藤梨根30g
- 土茯苓30g
- 玉米须15g
- 14剂,水煎服
二诊(2010年4月1日)
1. 既往史
- 无变化
2. 刻诊症状
- 疲劳乏力
- 腰膝酸痛
- 纳食可
- 大便日行1~2次
- 舌黯红,苔薄腻
- 脉细弦
- 尿常规(-)
3. 辅助检查
- 无变化
4. 证属
- 肾虚失养
- 湿阻关节
- 气血运行不畅
5. 治法
- 益肾活血
- 泄浊排毒
6. 处方
- 生黄芪15g
- 太子参10g
- 制苍术10g
- 炒白术10g
- 茯苓15g
- 丹皮15g
- 紫丹参15g
- 川芎10g
- 积雪草15g
- 生苡仁12g
- 秦艽10g
- 络石藤15g
- 鹿含草15g
- 玉米须15g
- 蜀羊泉15g
- 蛇舌草30g
- 土茯苓30g
- 山慈菰15g
- 21剂,水煎服
三诊(2010年4月22日)
1. 既往史
- 无变化
2. 刻诊症状
- 关节酸痛减轻
- 仍容易疲劳
- 腰酸
- 舌黯红,苔根薄腻
- 脉细弦
- 尿常规(-)
- 肾功能:血肌酐119.7μmol/L, 尿素氮4.74mmol/L, 尿酸340.5μmol/L
3. 辅助检查
- 无变化
4. 证属
- 肝肾不足
- 湿毒未清
- 血运不畅
5. 治法
- 滋养肝肾
- 活血利湿
- 泄浊解毒
6. 处方
- 生黄芪15g
- 太子参10g
- 制苍术10g
- 炒白术10g
- 茯苓15g
- 丹皮15g
- 紫丹参15g
- 川芎10g
- 积雪草15g
- 生地10g
- 苏叶20g
- 王不留行15g
- 红藤15g
- 丝瓜络15g
- 萆薢15g
- 蛇舌草30g
- 土茯苓30g
- 山慈菰15g
- 14剂,水煎服
按语及心得
[临证随笔及心得]本案属中医学“肾劳”范畴。余承惠认为,尿酸性肾病多为本虚标实、虚实夹杂之证。本虚为肾虚、肝虚、脾虚,标实为风、湿、热、浊、瘀阻滞。其特点,初期多因素禀不足,嗜食膏粱厚味,损伤脾肾功能,脾失健运,升清降浊无权,肾失气化,分清泌浊失司,水谷不能正常运化,浊毒内生,滞留血脉,随血流注关节,故病人多以发作性关节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,肾脏病变多不明显;浊毒淫居脉道,日久血滞成瘀,深入骨骼而现痹证;痹证日久,郁而化热,病邪由经络入脏腑,产生肾脏损害。
该患者辨证为肝肾不足,气阴两虚,湿毒内蕴,气血运行失畅,痹阻关节。故拟定滋养肝肾、清热利湿、活血通络、泄浊解毒为大法,遣方用药,药物大多甘平之剂,缓缓图之,掌握补而不滞,滋而不腻,温而不燥的原则,常用玉米须、丝瓜络、萆薢、秦艽、络石藤、车前草、伸筋草、丹皮、丹参、川芎、积雪草、鸡血藤、王不留行、赤芍、土茯苓等,疗效卓着,肾功能指标逐渐下降。
对于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尿酸血症,余承惠常嘱病人限制高嘌呤食物,忌饮酒、浓茶及咖啡,可以车前草、丝瓜络、青陈皮泡茶饮用,简便易行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