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医案9计左

病情描述

  • 发热有汗不解,口渴欲饮
  • 胸闷气粗,入夜烦躁,梦语如谵
  • 小溲短赤,舌苔薄黄
  • 脉象濡数

辨证分析

  • 暑邪湿热,蕴蒸阳明,漫布三焦
  • 经所谓“因于暑,烦则喘渴,静则多言”,提示暑热症状
  • 虑暑热逆传厥阴,致有昏厥之变

初诊方药

  • 清水豆卷:四钱
  • 青蒿梗:一钱
  • 半天花粉:三钱
  • 朱茯神:三钱
  • 通草:八分
  • 黑山栀:一钱半
  • 带心连翘:三钱
  • 益元散(包煎):三钱
  • 青荷梗:一支
  • 竹叶心:三钱
  • 郁金:一钱半
  • 万氏牛黄清心丸:一粒

二诊

  • 暑温九天,汗多发热不解,烦闷谵语,口渴欲饮
  • 舌边红、苔黄,脉象濡数、右部洪滑
  • 良由暑湿化热,蕴蒸阳明之里,胃之支脉贯络心包,胃热上蒸心包,扰乱神明,故神烦而谵语
  • 恙势正在鸱张,还虑增剧
  • 拟竹叶石膏汤加味
  • 生石膏:五钱
  • 茯苓:三钱
  • 郁金:一钱半
  • 仙半夏:一钱半
  • 通草:八分
  • 天竺黄:二钱
  • 鲜竹叶心:三钱
  • 益元散(包煎):三钱
  • 鲜石菖蒲:五分
  • 白茅根(去心):三钱
  • 荷梗:一支
  • 万氏牛黄清心丸:一粒

三诊

  • 神识渐清,壮热亦减
  • 原方去石膏、牛黄清心丸
  • 加连翘心、天花粉、芦根

诠解

  • 辨证比较简单,湿热所致,治疗时只需清热利湿
  • 一诊治疗过后,病情反而加重,原因在于“湿”大于“热”,一诊时的处方以清热为主,利湿为辅,虽得出汗,但湿邪黏滞,郁而化热,所以有“汗多发热不解”
  • 二诊时,清热的同时更利小便而除湿,故“神识渐清,壮热亦减”
  • 临床治疗,虽然对症,但在分清缓急的同时一定要知道“轻重”,如同时端两个有联系的敌人的炮楼时,需合理分配兵力,否则可能导致失败

按语

临床治病,上医很注重谋略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