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5岁,日晡但热无寒,舌苔白质绛,两脉细弦滑数,大便两日未通。斑疹伤寒后湿热留恋阳明,禀质虚弱。晡热未退,两脉细弦滑数按之无力,手足清冷不温。病后营虚不复,湿阻中焦。禀质太弱,阴分已伤。晡热渐退,胃纳渐开,大便溏薄,两脉细弦而数。潮热退净,胃纳进展,大便畅通,左脉平,右弦滑而数。面色晦暗,舌苔白,脉细弦滑数。
阳明虚劳湿热阴伤
查看详情 →
男,38岁,伤寒10多天,高热,口渴不欲饮,脘腹胀满,大便一日四五次,体温39℃,滑数脉,红苔黄,湿热内蕴,肠失传导,热结旁流,苔黄燥,湿热化燥成实,燥屎结在直肠,高热,膀胱热结,气化不利,胃中水液不从小便去,而从直肠流出
阳明伤寒湿热内蕴热结旁流
查看详情 →
55岁女性,右侧上下肢软弱无力7日。素体丰腴,头昏目眩多年,高血压病史,手指发麻。颜面红润,舌质微红,苔白厚腻,脉弦数有力。血压23.94/13.97kpa (180/105mmHg),脑血管弹性减弱,肌张力I级。风中经络,证属肝阳上亢,痰湿内生,风火挟痰上蒙清窍。
阳明中风肝阳上扰痰湿内生
查看详情 →
发热有汗不解,胸闷气粗,入夜烦躁,梦语如谵,小溲短赤,舌苔薄黄,脉象濡数。暑邪湿热,蕴蒸阳明,漫布三焦,暑热逆传厥阴。舌边红、苔黄,脉濡数、右部洪滑。
阳明暑温湿热三焦
查看详情 →
九岁小儿,疹出不透,周身壮热,精神昏愦,口渴食冰,小便赤,大便秘,咽喉疼痛,舌苔白厚,脉洪滑有力。疹毒内传,兼有温病与疹毒相助为虐,传阳明致内热炽盛。神志昏愦,不时谵语,咽痛便秘,舌苔白厚,脉来洪滑。
阳明麻疹春温内热炽盛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面部痤疮数年,反复发作,油性皮肤,月经前皮疹增多,口干,畏寒肢冷,痛经病史。舌质淡嫩苔薄白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粉刺,辨证为阳明、太阴、少阴为病,病机为阳虚寒凝,兼有痰热结聚。面色正常,舌象淡嫩苔薄白,脉沉弦。
阳明粉刺太阴少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六十岁以上,主诉头痛、口渴、身热沉重、人事昏愦、语言错乱、小水短赤、呕逆烦躁、合目不开、谵语、耳聋、胸胁痛。中医诊断热病,病位阳明、少阳二经。舌苔前黄燥,后紫黑。脉左浮而弦数,右洪长而数。
阳明热病少阳谵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面部、前胸和后背红斑、丘疹、脓头,伴瘙痒反复发作2年。舌质红,苔黄,脉弦有力。中医诊断为粉刺,辨证属大柴胡汤证。
阳明粉刺肝气郁结胃热
查看详情 →
5岁女性患者,发热4日,自汗出,头痛不立,脘满泛恶,口渴引饮,大便燥结,小便黄赤量少,面容晦滞,神志清明,咽关红赤,苔白厚舌尖红,脉数有力。中医诊断为暑热之邪盛于阳明,郁蒸于外,肠胃燥结。四诊信息显示面色晦滞,舌苔白厚舌尖红,脉数有力。
阳明暑温肠胃燥结湿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出现兜腮痰毒,漫肿作痛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痰毒,证型为肝阳上扰,肾阴素亏,虚中夹实。望诊未提及,舌象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。问诊提示头昏耳鸣,切诊未提及。
阳明痰毒头昏耳鸣
查看详情 →
七旬患者,素有劳疾,外感后发喘逆。病程反复,外感兼内伤。喘逆为主症,脉弦长浮数,按之有力。外感风寒,内伤肺气,热入阳明,肺失清肃。
阳明喘逆外感旧病复发
查看详情 →
查女士,十七岁,面目黄浊,中脘烦杂,夜寐惊惕不安,腹部阵痛,大便干结,舌苔黄厚,两脉细弦而濡。湿热蕴少阳阳明,留恋不化。舌苔黄厚,脉细弦而濡。面目黄浊,中脘烦杂,夜寐惊惕不安,腹部阵痛,大便干结。两脉细濡。面目发黄渐退,大便通而不畅,神烦善怒,牙床攻动作痛,舌苔薄黄,两脉细弦而滑。湿热余邪未尽。目黄退净,二便赤调,神烦较减,牙痛不已,舌苔薄黄,两脉弦滑。
阳明黄疸湿热少阳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女,43岁。口眼歪斜,右下眼睑、面部、口角跳动,说话时加重,右侧面部拘紧,眠差梦多。病程10个月,复发4个月。右侧眼裂缩小,不能鼓腮,示齿时口角向右歪,右面肌萎缩,额纹存在,闭目尚可。舌质红,苔薄黄。脉沉细。证属风寒稽留,经筋收引,证属阳明。
阳明面瘫风寒稽留经筋收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膝肿,挛而难伸,腘外侧之筋时或掣痛,闻木声亦痛。病程月余,痹痛起于长夏,愈而复作。舌黄不渴,脉濡涩。病因湿甚于风,辨证为痹症,属阳明兼少阳。湿盛于风,痹阻经络。
阳明痹症少阳湿盛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36岁,男性。发热、咳喘2日。体温39℃,肌肤灼热,咳嗽不休,痰黏稠带血,喘息气促,不能安睡,口渴喜饮,胸部时痛,大便2日未行,左下腹触及条索状硬结,小便黄赤。舌红苔黄,脉数。诊断为发热、咳喘。辨证为外邪郁闭化热,下移大肠,腑结肺闭之证。
阳明发热咳喘肺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男性。突发左下腹部疼痛2天,疼痛为阵发性刺痛、酸痛,伴有腰痛,恶心呕吐1次。舌红苔薄黄,脉略涩。既往有乙肝病史。腹痛,阳明瘀血。病因病机为瘀血阻滞。面色暗,舌红苔薄黄,脉略涩。
阳明腹痛瘀血头部受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四旬以上。主诉表里俱发热,胸膈满闷,呼吸不利,夜不能寐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。病因病机为与人动气争闹,头面出汗为风所袭,致温病。望诊见舌苔白厚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胸膈满闷,呼吸不利,大便三日未行。切诊脉象左右皆浮弦有力。
阳明温病风邪痰饮
查看详情 →
1岁,腹泻、微咳,病程1月余。腹泻日解青绿色泡沫样大便,鼻流清涕,山根色青,舌苔白,舌质正常,指纹青色。病因受凉,病机风寒侵袭太阳、内合阳明,大肠传导失司,太阳与阳明合病。
阳明腹泻风寒太阳合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2岁。主诉口眼歪斜,左侧颜面麻木,前额皱纹消失,眉毛下垂,鼻唇沟平坦,口角下垂,淌口水,头昏、口干。舌白苔,脉左寸关浮滑、右弦滑。中医病名面瘫,证型内有蕴热,风邪外中于络。望诊面色正常,舌象舌白苔。闻诊未提。问诊包括口干、头昏、口眼歪斜等。切诊脉左寸关浮滑、右弦滑。
阳明面瘫风寒经络痹阻
查看详情 →
三人病痿,积年不瘥,腰以下肿痛不举,遍身疮疥,两目昏暗,唇干舌燥。痿病。病因病机为阳明湿热壅盛。面色萎黄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
阳明痿证热毒阴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