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恩泽医案整理

个人背景与职业发展

  • 背景:曹恩泽在宣城的山水中养成了潜心好学、质朴善良的品行。
  • 职业发展:1979年,曹恩泽参加了安徽省中医统一考试,因成绩优秀,被选调到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,担任中医内科医生。

职业初期的压力与努力

  • 压力:从农村医院调到省城一所高校附属的医院,他一人住进了医院的集体宿舍,并且一住就是5年。
  • 努力:5年中,他整天泡在病房里,一有时间就到图书馆、阅览室,对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等中医四大经典认真地研读了一遍又一遍;还广泛阅读了《脾胃论》、《医学心悟》、《蒲辅周医桉》、《清代名医医桉精华》等众多主要中医学术流派的医着、名家医桉。5年中,他从不无故外出,更不做无谓的应酬。

临床探索与研究

  • 探索:在临床诊疗中,曹恩泽潜心探索,深刻体会感悟,注重从疗效中析意求理,提炼规律。
  • 成果:1987年,他总结了一些肾病治疗的经验,撰写出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》的论文,发表在国内着名的《中西医结合杂志》上。此后,便一发而不可收,他的疗法研究、治疗经验经常发表在医学杂志上。
  • 案例:1994年,曹恩泽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皮肌炎,将30个病例分为热毒炽盛型、肝肾阴虚型、脾肾亏虚型,以基本方(白花蛇舌草、薏苡仁、地肤子、生地黄、赤芍、白芍、甘草)为主随症加减治疗,同时辅以泼尼松,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,有效率分别达到了86.7%和60.0%。

教学与科研

  • 教学:他在临床治疗中因人因时制宜,注重比较,校检疗法,在积累中成长成熟,也常能出奇制胜,拯危救急,力起沉疴。
  • 科研:随着中医内科肾病患者的逐年增多,曹恩泽把主攻方向定在了肾病学上。
  • 荣誉:他还担任了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。在强调临床实践的同时,他还注重教学。他教学认真、负责,不仅深受学生好评,还多次获得安徽中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,获得了安徽省教学成果奖。

按语

  • 总结:曹恩泽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,不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还通过教学和科研为医学界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