验案2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高某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23岁

主诉

畏寒发热,伴见咳嗽

初诊

  • 时间:入院后
  • 体温:39℃~40℃
  • 脉象:浮数芤
  • 舌象:红苔黄腻
  • 症状:壮热已13天,汗多不解,咳嗽气粗,胸烦躁,口渴溲黄
  • 体征:T39℃,P116次/min,BP90/60mmHg,血白细7×10°/L, 中性0.72,淋巴0.28
  • 诊断:右中肺炎

初诊方剂

  • 药物
    • 生晒参:9g
    • 生石膏:30g
    • 肥知母:9g
    • 淡竹叶:9g
    • 黑栀子:6g
    • 六一散:9g(包)
    • 淡豆豉:9g
    • 带心连翘:9g
    • 云茯苓:9g
    • 芦根:30g
    • 甘草:3g

次诊

  • 时间:次日
  • 体温:上午39℃, 中午37℃, 晚间37℃
  • 脉象:浮而濡
  • 舌象:薄少津
  • 症状:发热已有下降之势,精神较前转佳,已能少量进食,微汗头痛,咳嗽胸痛,倦怠乏力,口干欲饮,小便短赤
  • 诊断:清热即保阴

次诊方剂

  • 药物
    • 皮尾参:4.5g(另煎饮)
    • 鲜沙参:9g
    • 杏仁:9g
    • 薏苡仁:9g
    • 冬瓜子:15g
    • 天竺黄:6g
    • 藕节:9g
    • 象贝母:9g
    • 鱼腥草:30g
    • 云茯苓:9g
    • 淡竹叶:9g
    • 鲜芦根:30g
    • 黛蛤散(包):9g

三诊

  • 时间:再诊
  • 体温:上午37℃,中午37℃,晚36℃
  • 脉象:濡滑
  • 舌象:红苔薄
  • 症状:咯痰见畅,痰中夹血,右胸隐痛,纳差乏力
  • 诊断:风温渐清,痰热未净

三诊方剂

  • 药物
    • 皮尾参:4.5g(另煎饮)
    • 鲜沙参:9g
    • 杏仁:9g
    • 薏苡仁:9g
    • 冬瓜子:15g
    • 天竺黄:6g
    • 藕节:9g
    • 象贝母:9g
    • 鱼腥草:30g
    • 云茯苓:9g
    • 淡竹叶:9g
    • 鲜芦根:30g
    • 黛蛤散(包):9g

按语

患者为感受风温时邪,由卫入气,见发热、汗出不解,口渴溲黄,舌红等气分证,又夹咳嗽气粗,胸闷烦躁,苔黄腻痰热证,及气阴两伤见重按无力。病机为风温外受,热盛入里,熏蒸肺胃,痰热恋肺,肺炎叶焦,清肃之令不行,阳明邪热内炽,热盛迫津外泄,气阴两伤。治以清热除烦生津,方予白虎汤清热生津,伍栀豉宣胸中郁热,协白虎汤清心除烦,因高热稽留,人参益气生津,扶正达邪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