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
案18 李

一、病情描述

  • 前投清解宣化:之前采用清解宣化的方法治疗。
  • 身热较轻:患者发热症状较轻。
  • 白瘖布于胸腹:胸腹部位出现白色疱疹。
  • 入夜谵语已停:夜间谵语症状已经停止。
  • 口干喜热饮:患者感到口干,喜欢喝热饮。
  • 胸闷不舒:患者感到胸闷不适。
  • 大便溏薄已结:大便从溏薄转为正常。
  • 舌薄黄:舌苔薄黄。
  • 脉濡数:脉象濡数。

二、诊断分析

  • 气阴皆伤:气阴两方面均有损伤。
  • 伏邪湿热留恋:体内潜伏的湿热邪气未完全清除。
  • 脾胃为病:脾胃功能受到影响。
  • 还虑正虚邪陷:担心正气虚弱导致邪气深入。

三、处方

  • 米炒南沙参:补肺阴,清肺热。
  • 赭石:平肝潜阳,降逆止呕。
  • 茯神:宁心安神,健脾利湿。
  • 天竹黄:清热化痰,利咽开音。
  • 鳖血拌银柴胡:清热解毒,退热。
  • 银花炭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
  • 橘白:理气化痰,和胃降逆。
  • 络仙: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。
  • 半夏: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。
  • 带心连翘: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。
  • 冬瓜子:清热利湿,消肿散结。
  • 酒炒黄芩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  • 陈佩兰:清热解毒,利湿退黄。
  • 生苡仁:利水渗湿,健脾止泻。
  • 干荷叶:清热解暑,利湿止泻。

四、按语

气阴两伤,湿热未清,脾胃受损,需兼顾清热化湿、健脾养阴。方中米炒南沙参、茯神、生苡仁等养阴健脾;天竹黄、银花炭、连翘等清热解毒;鳖血拌银柴胡、橘白、络仙等理气化痰、活血化瘀;半夏、干荷叶等燥湿化痰、清热解暑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