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胃炎——肝郁脾困,下焦湿浊,气血不足案

病例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王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32岁
  • 初诊日期:1978年7月18日

主诉

患者病已年,右胃肋掣痛,食后则胃痛更甚,甚则泛恶上攻,口苦,胃纳不佳。月经时腰腹痛,白带也多,经色发白。

舌脉

  • 舌苔:白腻
  • 脉象:左脉细弱、右细弦

诊断

肝郁脾困,下焦湿浊,气血不足。

初诊方剂

  • 药物
    • 党参 15g
    • 当归 10g
    • 炒吴茱萸 4.5g
    • 炒尾连 4.5g
    • 川楝子 6g
    • 泽泻 10g
    • 云苓 15g
    • 半夏 10g
    • 乌药 6g
    • 郁金 6g
    • 川芎 6g
    • 炒白术 10g
    • 陈皮 6g
    • 海螵蛸 12g
    • 焦三仙各 12g
    • 桂枝 6g
    • 白芍 10g
    • 甘草 6g
  • 煎服方法:3剂

配服药面方

  • 药物
    • 党参 15g
    • 法半夏 15g
    • 吴茱萸 6g
    • 焦六曲 30g
    • 海螵蛸 30g
    • 陈皮 12g
    • 黄芩炭 10g
    • 甘草 12g
    • 白及 10g
    • 良姜 10g
    • 云苓 15g
    • 木香 10g
    • 白豆蔻 10g
  • 煎服方法:共研细末,每次服1.5g,日服3次,均在食前服

二诊

  • 日期:1978年7月22日
  • 病情变化
    • 服药后,胃痛渐轻,左肋下按之作痛不已,口苦渐减,且有辛味,腰痛带多,舌苔白厚,左脉细弱。
  • 处方调整
    • 药物
      • 党参 15g
      • 苏梗 10g
      • 炒吴茱萸 6g
      • 炒尾连 4.5g
      • 海螵蛸 12g
      • 当归 10g
      • 云苓 15g
      • 半夏 10g
      • 乌药 6g
      • 川楝子 6g
      • 川芎 6g
      • 炒白术 10g
      • 陈皮 6g
      • 干姜 6g
      • 桂枝 10g
      • 焦三仙各 12g
      • 白芍 6g
      • 甘草 6g
  • 煎服方法:3剂

按语

(此处可添加医生的按语或总结,若原文无按语则不列出)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