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劳(气阴两虚)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金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62岁
- 职业:退休干部
- 初诊日期:2012年11月9日
主诉
乏力并发热4个月。
病史
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(体温38.2~39.5℃),伴有倦怠乏力,当时无寒战、呕吐等不适。自服快克(复方氨酚烷胺胶囊)、阿莫西林胶囊后体温降至正常。次日至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查血常规回示:白细胞计数2.8×10°/L, 考虑白细胞减少症,建议患者行骨髓穿刺明确,但患者拒绝,给予利可君口服升白,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,求诊于傅教授。
既往病史
患者禀赋薄弱,平素饮食不节,饥饱不调,烦劳过度。
刻诊
- 症状:头晕,乏力,午后潮热(体温37.8℃),气短懒言,语声低怯,两颧潮热,五心烦热,自汗、盗汗,面色皖白,口干不欲饮,睡眠差。
- 舌象:舌红,舌体稍胖,苔薄黄。
- 脉象:脉弦细。
中医诊断
- 中医诊断:虚劳(气阴两虚)。
西医诊断
- 西医诊断:白细胞减少症。
辨证论治
患者因禀赋薄弱,平素饮食不节,饥饱不调,烦劳过度,日久损伤气阴。热病、久病之后,耗气伤阴,元气亏虚,头面失养则面色白;气虚则气短难续,体倦乏力语声低怯;阴精不足则形体失养,故身体虚羸;阴虚有热则午后潮热,两颧潮红,五心烦热,气虚腠理疏松,卫外不固则自汗;虚热迫津外泄则盗汗;虚火灼伤肺络则咳嗽咯血。舌质嫩红,有齿痕,苔少,脉细弱或细数是气阴耗伤的舌脉表现。治疗以益气养阴,宁心安神。
膏方处方
- 药物:黄芪、西洋参、太子参、远志、鸡血藤、茜草、虎杖、白芍、制黄精、熟地、淫羊藿、补骨脂、冰糖、蜂蜜、阿胶。
- 用法:每次服1调羹,每日2次。
二诊
- 日期:2012年12月14日
- 症状:头晕,乏力好转,睡眠稍有好转,感五心烦热,脉弦细,舌红,舌体胖,苔薄黄。
- 调整:兼有阴虚加旱莲草、女贞子、牡丹皮。
- 用法:续服膏方。
三诊
- 日期:2013年1月25日
- 症状:无头晕乏力,口干减轻,睡眠明显好转,查血常规:WBC3.8×10°/L, 脉舌同前。
- 调整:续服膏方后3月,白细胞上升至正常,头晕乏力、潮热口干等症均减。
- 结果:坚持服用膏方3月余,白细胞计数均在4×10°/L以上,痊愈。
按语
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,采用益气养阴的膏方,经过多次调整,最终症状缓解,白细胞恢复正常,病情痊愈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