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胃不和治案(御医郝进喜、苏钰、孔毓诊)

初诊(道光四年正月十九日)

1. 诊断

  • 脉息弦滑
  • 病症:肝胃不和、气滞停饮

2. 症状

  • 胸满胁痛
  • 懒食少寐
  • 身肢痿软

3. 处方

  • 香砂化滞汤
    • 炙香附:三钱
    • 砂仁:一钱五分
    • 炙半夏:三钱
    • 花椒连:一钱
    • 炒枳壳:二钱
    • 川芎:一钱五分
    • 瓜蒌:三钱
    • 楂肉:三钱
    • 炒麦芽:三钱
    • 炒神曲:三钱
    • 陈皮:二钱
    • 腹皮:二钱
    • 引用六一散:三钱
    • 木通:二钱

二诊(道光四年正月二十日)

1. 诊断

  • 脉息弦滑
  • 症状:疼痛稍减

2. 处方

  • 和肝定痛汤
    • 煨木香:八分
    • 炒枳壳:三钱
    • 炒麦芽:三钱
    • 赤芍:二钱
    • 炒青皮:三钱
    • 花椒连:八分
    • 槟榔:二钱
    • 元胡:三钱
    • 砂仁:一钱五分
    • 山楂肉:三钱
    • 油当归:五钱
    • 厚朴:二钱
    • 引用良姜:八分
    • 荷梗:一尺

三诊(道光四年正月二十一日)

1. 诊断

  • 脉息弦滑
  • 症状:症势稍轻,痰饮湿滞尚盛

2. 处方

  • 导滞涤痰汤
    • 胆星:二钱
    • 青皮:三钱
    • 川军:三钱
    • 竹茹:三钱
    • 橘皮:三钱
    • 郁李仁:三钱
    • 枳实:二钱
    • 半夏曲:三钱
    • 厚朴:二钱
    • 羚羊角:一钱五分
    • 瓜蒌:四钱
    • 酒芩:二钱
    • 引用元明粉:二钱
    • 佛手:二钱
    • 灯心:五钱
    • 竹叶:一钱

四诊(道光四年正月二十二日)

1. 诊断

  • 脉息滑缓
  • 症状:诸症渐减,痛势减轻,痰热未净,夜间少寐

2. 处方

  • 导赤温胆汤
    • 生地:三钱
    • 木通:二钱
    • 橘皮:二钱
    • 竹茹:三钱
    • 炙半夏:二钱
    • 枳实:一钱五分
    • 砂仁:一钱
    • 赤苓:三钱
    • 炒谷芽:三钱
    • 建曲:三钱
    • 生甘草:六分
    • 引用生姜:三片

五诊(道光四年正月二十三日)

1. 诊断

  • 脉息和缓
  • 症状:诸症俱好

2. 治疗建议

  • 停服汤药,饮食调理

按析

  • 本案所治为肝胃不和,气滞停饮之证。见有胸满胁痛,食欲不振,夜卧少寐,脉息弦滑。
  • 故先用疏肝理气、化湿醒脾之剂,以疏化定痛。待症势稍轻,疼痛减缓后,因虑其“痰饮湿滞尚盛”,又予导滞涤痰。
  • 从处方用药来看,似以痰热内阻,腑结不畅为主因,故以胆星、竹茹、橘皮、半夏、黄芩、瓜蒌等清化涤痰,用川军、元明粉、枳实、厚朴之类通降阳明,药后“诸症渐减,痛势减轻。”
  • 后恐其心经有热,痰热未清,心神不宁而“夜间少寐”,继用导赤散与温胆汤合方化裁,清心火而化痰热,以安心神。
  • 故先后四天,“诸症俱好”,遂停服汤药,饮食调理。
  • 中可见,御医临证,审因论治,投药胆大心细,并不因皇后显贵,而不敢断用承气汤通下腑浊,以碍病情,故效如桴鼓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