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64岁
- 主要症状:劳累后发作左侧胸前区疼痛、憋闷,活动后气短,不胜劳累,精神不佳,睡眠差,周身乏力,纳差,素腹胀,大便偏干
初诊
- 诊断:胸痹
- 辨证:心脾气虚,痰瘀互阻
- 治疗原则:通心脉,化痰浊,益心气,补脾气
- 方药组成:
- 黄芪 30g
- 党参 15g
- 白术 15g
- 茯苓 15g
- 川芎 15g
- 木香 10g
- 阳春砂 10g
- 法半夏 10g
- 全瓜蒌 10g
- 厚朴 10g
- 丹参 15g
- 桃仁 10g
- 郁金 10g
- 酒大黄 5g
- 炙甘草 10g
- 用法:7剂,1剂/d,水煎300mL,早晚温服
二诊
- 症状变化:胸闷痛缓解,饮食改善,腹胀缓解,活动后仍乏力,睡眠改善不明显
- 舌象:舌暗,苔白
- 脉象:脉细弦
- 调整处方:
- 上方加生晒参 20g
- 远志 15g
- 合欢皮 10g
- 酸枣仁 10g
- 夜交藤 10g
- 用法:10剂,水煎服
三诊
- 症状变化:心前区疼痛、憋闷感已愈,服药期间无心绞痛发作,乏力好转,可进行日常活动
- 调整处方:改作水丸,长期口服
- 方药组成:
- 黄芪 20g
- 西洋参 15g
- 茯苓 10g
- 苍术 10g
- 瓜蒌 15g
- 厚朴 10g
- 桑寄生 15g
- 杜仲 10g
- 牛膝 10g
- 丹参 15g
- 三七粉 8g
- 柏子仁 10g
- 用法:7剂,1剂/d,早晚饭后温服
按语
患者首诊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象,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,疾病初起,邪实尚未严重,当扶正与祛邪兼顾, 以扶正为主,防止邪实形成蔓延之势。方中重用黄芪益心气,香砂六君子汤合法半夏、瓜蒌运脾气,消痰浊,扶正气。川芎、丹参、桃仁、郁金、酒大黄活血化瘀预防痰瘀交阻之弊,同时大黄可通导大便。瓜蒌、厚朴行气除胀满。2诊时患者痰瘀互阻征象缓解,心脾气虚征象尚存,当益气扶正,故加用生晒参,同时加用夜交藤、远志宁神益智,合欢皮解郁安神,酸枣仁养心益肝、安神以改善睡眠。3诊时患者病情好转,根据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的原则,改善体质、预防复发为关键,患者年老久病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当益气健脾、温肾助阳、培补正气为要,以期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