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67岁
  • 职业:退休
  • 初诊日期:2014年2月10日

主诉

反复咳嗽、气喘50年,加重1月余。

病史

  • 50年前:因受凉后出现咳嗽、气喘,气短乏力,劳累后加重,痰白稀易咳,无发热等症,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,予止咳、化痰平喘治疗后好转。此后每因受凉及劳累后发作,自服止咳化痰平喘类中成药可缓解。
  • 近3年来:每遇冬季咳嗽、喘促发作,痰多黏稠。虽经上述处理不能缓解,曾反复与省内多家医院就诊,诊断同前,必经静脉点滴抗生素后方能缓解。
  • 1个月前: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,咳白黏痰,难咳,伴气喘,胸闷平卧困难,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输注抗生素,上症无明显缓解,遂转诊于中医。

既往史

  • 嗜烟:50余年,每日2包左右。

刻诊

  • 症状:咳嗽,痰多黏稠,色黄白相间,不易咯出,气促胸闷,唇甲轻度发绀,下肢微肿,食少,便溏。
  • 舌象:舌紫黯,苔白腻。
  • 脉象:脉滑。

诊断

  • 中医诊断:咳嗽,肺胀(肺脾气虚,痰浊恋肺)。
  • 西医诊断: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。

辨证论治

  • 病机分析:患者年老,肺气虚衰,加之多年吸烟史,肺受熏灼,日久肺不敛降,气还肺间,胸膺胀满而成肺胀;此次复感外邪,邪实闭肺,肺失肃降,肺气上逆,则咳嗽、咳痰;肺主治节,肺气虚弱,无力运血,血凝为瘀,则舌紫;年老久病,肺肾气虚,肺不主气,肾不纳气,气不归元,则气促、胸闷,动则耗气,则动则尤甚;舌紫暗、苔白腻、脉滑为肺脾气虚,痰浊恋肺之征。
  • 治疗原则:病位在肺肾,病性属虚实夹杂,病机为肺肾亏虚,痰瘀阻肺之肺胀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