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例摘要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全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76岁
  • 住址:衡阳县金溪排翅
  • 就诊日期:2011年12月9日

初诊(2011年12月9日)

1. 主诉

反复咳嗽、咯痰、气促5年,复发加重15天。

2. 病史

经住院抗菌消炎,止咳化痰及中药止咳散等治疗,效果欠佳。

3. 临床表现

  • 咳嗽咯痰,咳声重浊
  • 痰稠量多,咯吐不爽,痰出咳减
  • 气促,动则尤甚
  • 胸闷脘痞
  • 恶心纳呆
  • 大便时溏
  • 苔白厚腻
  • 脉象濡滑
  • 听诊:双肺呼吸音增粗,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
  • X线诊断: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

4. 辨证

痰湿蕴肺

5. 治法

燥湿化痰,理气止咳

6. 主方

二陈汤加减

  • 半夏10g
  • 陈皮10g
  • 苏子15g
  • 浙贝20g
  • 茯苓10g
  • 瓜蒌10g
  • 胆南星6g
  • 紫菀15g
  • 杏仁10g
  • 鱼腥草30g
  • 甘草6g
  • 5剂,水煎服

二诊(2011年12月14日)

1. 病情变化

  • 咳嗽好转
  • 痰量减少
  • 神疲乏力
  • 余症同上
  • 现有气虚之象

2. 治疗调整

  • 上方去胆南星
  • 加党参20g
  • 服5剂

三诊(2011年12月19日)

1. 病情变化

  • 偶有咳嗽
  • 痰稀量少
  • 精神不振
  • 恶心纳呆
  • 大便稀溏
  • 舌苔薄白
  • 脉象沉细

2. 辨证

脾胃气虚之象

3. 治法

益气健脾

4. 主方

六君子汤加减

  • 党参20g
  • 白术10g
  • 半夏10g
  • 茯苓10g
  • 陈皮10g
  • 藿香8g
  • 砂仁6g
  • 神曲10g
  • 甘草6g
  • 7剂而愈

按语

咳嗽一病,有内伤和外感之分,外感咳嗽迁延失治,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,肺脏复伤,逐渐转为内伤咳嗽。湿邪缠绵,湿邪困脾,久则脾虚不能运化水湿,聚生痰浊,上渍于肺,壅遏肺气,而致咳嗽痰多,此即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。”故取二陈汤加味,豁痰止咳,脾湿去,咳嗽止。三诊标症缓解后,改用六君子汤益气健脾,脾气健运,湿邪自除,无痰之源,咳嗽则止,实为治本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