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医案整理

1. 病例一般资料

患者刘某,男性,六十岁,系解放初期京城著名模范军属郭大妈之夫,解放前蹬载客三轮车为业。于1951年夏季就医,诉解放前肛旁初发肿物疼甚,无钱医治,隐忍自溃,流出脓血。溃口时敛时破,串臀蔓延,疮口迭起,状如蜂窝。每临车座则脓液四溢。脓浸布裤,结为厚痂,气味腥臭,苍蝇围逐,乘客掩鼻,少有光顾,生活无着。今临诊忆及伤心处,不免挥泪啼泣,医者亦为唏嘘。望其身形瘦弱,面色萎黄;闻其声低弱,身带粪臭;切其脉沉细,舌红苔白腻。

2. 肛门局部检查

取截石位,肛周密布绿豆至黄豆大小疮口约五、六十个,距肛门最远者前方达腹股沟;后方达腰部;下方达委中穴;左右达臀外侧。距肛门最近的疮口位于7点3厘米处。部分疮口闭合呈疤痕状,部分疮口结痂呈炎性肥厚隆起,其余疮口开放,轻压疮周即有黄色脓液溢出。一些疮口之间有索条状皮下硬结相连。指诊肛内可及齿线部六点位有黄豆大小的凹陷,并有轻压疼,直肠黏膜尚光滑,未触及其他硬性肿物。诊断为肛瘘(串瘘)。

3. 治疗过程

(1) 整体治疗

  • 每日口服麻仁润肠丸,每次1丸,日服两次。
  • 汤药以补中益气加减。

(2) 手术治疗

于门诊行肛瘘近端切开挂线远端搔爬术。取截石位,肛周及肛管常规消毒,局麻生效后,以球头银质软探针自7点距肛口3厘米之外口纳入,在右手于肛内辅助引导下,沿瘘管探查内口,察得内口位于齿线部6点,自内口引出探针,切开内外口间皮肤,修剪创口使呈梭形,借助探针将皮筋引入瘘管,适度拉紧皮筋以丝线结扎。以探针自内口再次探查确无分支内口。然后将肛周串臀瘘逐一探查,并无与肛内相通者,遂将近肛端部分开放瘘管行切开术以利引流,其余瘘管行扩口搔爬术。术毕开放伤口填红纱条起引流兼化腐生肌作用,仅行搔爬术的未开放瘘管内填入甲字提毒药捻起提毒化腐作用。检查创口无渗血,外敷止血粉棉球,无菌纱布包扎,宽胶布加压固定,手术顺利,出血不多,患者自行回家,嘱当日不排大便,隔日来门诊换药复查。

(3) 局部换药

  • 予祛毒汤每日坐浴薰洗两次,洗后以九华膏外敷。
  • 隔日来门诊复查,检查所挂皮线是否松脱,如有松脱应复扎紧,直至自行脱落;检查创口内有无通向肛内的分支瘘管,如有应行挂线或切开;检查所有切开和搔爬创口引流是否通畅,如有水肿性肉芽增生、腐肉不化、组织粘连、桥形愈合等应随时处理。检查处理后换药:初期的切开、挂线伤口填红纱条以化腐引流,约十余天以后,视皮线已自行脱落,切口内腐肉已脱尽,则改换I号纱条以生肌长肉;初期的搔爬瘘管内填甲字提毒药捻以化腐引流,后期视腐肉脱尽即停止换药,令其自行愈合。

经以上治疗四十余天后,伤口痊愈,患者康复,追访十年无复发。

4. 讨论

(1) 复杂性多发外口瘘肛瘘

此例系一复杂性多发外口瘘肛瘘。复杂性肛瘘按其内外口数量、管道走行、瘘管深度等可分为多发内口瘘、多发外口瘘、前蹄铁型瘘、后蹄铁型瘘、骨盆直肠间隙瘘、直肠后间隙瘘等(后面将一一叙到)。本例为多发外口瘘,特点是外口众多,归于一个内口。内口状况及瘘管深度均不复杂,故该类疾患看似复杂,但治疗得当则属易治之顺证。多发外口瘘因发病失治或久病不治迁延所致。在当今医疗条件下已少见。故此例提示患者罹痔瘘疾应及早就医,庶可大疾化小,小疾化了,隐忍拖延必成痼疾;亦提示医者肛瘘一病正确解决内口是关键。

(2) 多发外口瘘的治疗原则

多发外口瘘的治疗原则和一般肛瘘一样,应当是以正确解决内口为前提。任何类型的肛瘘,都应力争查清原发内口加以根治,才能确保远期疗效。凡复发性肛瘘,究其原因,多是原发内口未得根除所致;且复发性肛瘘,其复发次数与复杂化进度成正比,也就是说,肛瘘越反复发作越复杂,越反复发作越难治。寻找肛瘘内口在目前还只能依靠主观手法经验,尚无更科学的客观手段,相信后学有心对此做出探索发展。但有一点似可肯定,除了少数外伤性肛瘘,内口均位于肛隐窝。而哪个肛隐窝是肛瘘的原发内口,这对于医生来说,就像诊脉一样,是“心中了了,指下难明”,故需要医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。此例由于首诊正确找到了内口,因此使看似复杂的疾病顺利治愈。

(3) 多发外口瘘的外口及管道的治疗原则

多发外口瘘的外口及管道的治疗原则应当是损伤少,疤痕小。解决办法可灵活多样。表浅者可行切除缝合术;深在者可行切开引流术;短管道可行搔爬术;长管道可行断管搔爬术;细管道可行甲字提毒药捻插入术;炎性管道可以红纱条提毒散换药……。最好不要一概切开和切除,以免损伤过多。

荣文舟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