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痛症

病案1:武某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54岁
  • 职业:教师
  • 初诊时间:2003年6月

主诉

右足跟痛5年,加重4天。

现病史

患者诉5年前起开始出现右足跟部疼痛,负重行走困难,上下楼梯时疼痛更甚,休息后可缓。先后到多家三甲医院求诊,查风湿全套无异常,血糖、尿糖正常。X线片示:右足跟底结节处稍见骨质增生。因既往有胃病史,拒绝服用止痛药,予舒筋活血酊外擦,使用空跟足垫等,疼痛稍缓,移时复发,日牵月绕,缠绵多年。4天前因连续授课3小时而出现足跟痛加剧,下课后后跟有如针刺,起立时须扶桌。乃延刘老为诊。

专科检查

  • 痛性跛行
  • 右足跟底、跟骨外侧方压痛,以跟底压痛明显
  • 右踝关节活动尚可
  • 右下肢远端血运、感觉及活动可
  • 舌澹,苔薄,脉弦

诊断

跟痛症

辨证

风湿闭阻型

外治

  • 散寒祛湿止痛为主
  • 芎芷散外敷
    • 川芎 75g
    • 白芷 75g
    • 以高度白酒浸泡2~3天,捞出,晾干,研成细粉末状
    • 每次10~15g
    • 用纱布包裹,垫在患足足跟
    • 每份可以使用3天,有时候药包会移动,可以将其缝在鞋垫上

按语

  • 西医学认为 跟痛症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跖面(即脚后跟)疼痛,中医学属于“骨痹”范畴,其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。
  • 常见病因:足跟纤维脂肪垫炎、跖筋膜炎、跟骨骨刺等。
  • 临床表现:足跟跖面疼痛、肿胀和压痛, 走路时加重。
  • 多发生于 中年以后的肥胖者,男性发生率高,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。
  • 大多数为 慢性起病,常同时有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、骨性关节炎等。
  • 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,疗效较佳。
  • 足跟痛多系 肝肾阴虚、痰湿、血热等因所致。
  • 肝主筋、肾主骨,肝肾亏虚,筋骨失养,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导致经络瘀滞,气血运行受阻,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。
  • 刘老认为 本案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,白芷能散寒祛风、胜湿止痛,川芎能行气活血、祛风止痛。两药的药理试验证明能扩张血管, 增加血流。两药合用常能散寒胜湿、行气活血、止痛,已治百余病人,不论气滞血瘀型、肝肾亏虚型及寒凝血瘀型效果均佳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