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衰病(慢性肾衰竭)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卢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54岁
  • 职业:干部
  • 初诊日期:1999年3月16日

既往病史

  • 20世纪90年代初经常感腰痛、乏力、尿频,曾出现过血尿。
  • 1996年因腹泻,面黄,乏力加重,夜尿增多。
  • 1998年5月10日住省级某中医院治疗,经检查面部及双下肢无水肿,肝肾区无叩击痛,体温36.5℃,心率82次/分,呼吸20次/分,血压125/80mmHg。
  • 血常规:血红蛋白102g/L。
  • 尿常规:蛋白微量,红细胞少,白细胞少许。
  • 血生化检查:尿素氮16.2mmol/L, 血肌酐420μmol/L。
  • 尿放免:白蛋白56μg/ml, 免疫球蛋白IgG15μg/ml, β2微球蛋白6843μg/ml。
  • B超:右肾71mm×33mm×35mm, 左肾67mm×34mm×33mm。
  • 中医诊断:肾衰病(脾肾两虚、湿浊内蕴)。
  • 西医诊断:慢性肾衰竭。

初诊情况

  • 症状:面色萎黄,精神不振,体倦乏力,纳差呕恶,口有氨味,腹胀,失眠,大便不畅,心悸,夜尿2~3次。
  • 舌象:舌质澹紫,舌苔薄腻。
  • 脉象:脉沉细。
  • 检查:心电图示:前侧壁T波改变。测血压130/90mmHg, 放射性核素检查报告两侧肾功能曲线低平,基本为无功能型。血尿素氮18mmol/L, 血肌酐567μmol/L, 二氧化碳结合力14.2mmol/L, 血红蛋白85g/L。
  • 诊断:肾衰重病,气血亏损,五脏六腑尤以脾肾虚亏为甚。脾不运化,肾失开合,湿热浊毒滞留体内,蓄积为患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