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气养阴、补肾涩精法治疗水肿医案
个人信息
- 性别:女
- 年龄:54岁
- 初诊日期:2007年2月9日
病史
- 主诉:双下肢水肿1年半。
- 现病史:
- 2005年6月,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,后水肿逐渐加重。
- 2005年9月,患者在北大人民医院就诊,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2g,血浆白蛋白25.5g/L,住院行肾穿病理诊断为“I期膜性肾病”。
- 2005年12月,患者双下肢水肿加重,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6.13g,血浆白蛋白20.9g/L,给予醋酸泼尼松50mg,每日一次,环磷酰胺50mg,每日两次。
- 2006年1月,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2.5g,血浆白蛋白23.2g/L,因肺部感染于北大人民医院抗感染治疗,并给予甲泼尼龙40mg,每日一次,间断扩容利尿及抗凝治疗。
- 2006年12月,患者因感冒出现恶寒发热,头痛,纳差恶心,咳嗽,双下肢轻度水肿,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,予抗感染治疗,中药据急则治标原则,以荆防地黄汤加减疏风散热兼以健脾益肾。
- 2007年2月,患者感腰部酸软,乏力,余无明显不适,出院时查血浆白蛋白23.4g/L,总胆固醇5.86mmol/L,24小时尿蛋白定量2.254g。
- 2007年2月9日,患者就诊于聂莉芳教授门诊,当时醋酸泼尼松用量为12.5mg,症见:时感乏力,腰酸痛,手足心热,纳差,易感冒,小便泡沫多,大便可。
诊断
- 中医诊断:水肿,属气阴两虚。
- 西医诊断:I期膜性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