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肾小球肾炎
病理概述
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,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。其特点为急性起病,患者出现血尿、水肿、蛋白尿和高血压,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。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,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,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,尤其在儿童及青年中多见。本病为良性自限性疾病,经恰当治疗大部分病人可完全恢复。
中医学认识
急性肾炎属于中医学“水肿”门中的“风水”、“阳水”和“肾风”、“溺血”等范畴。
病因病机
风湿毒邪伤及肺脾肾三脏
本病多在人体正气不足之时,外感六淫(以风寒、风热、风湿等外邪为主),或疮疡毒邪内侵,致风湿毒邪伤及肺脾肾三脏而发病。风邪外袭,上犯于肺,肺失宣降,上不能宣散水精,下不能通调水道,水邪内生,风水相搏,泛溢肌肤,发为水肿;或脾主运化水湿,湿邪犯脾,脾气受困,脾失健运,不能运化水湿,水湿内停,泛于肌肤,而成水肿;疮痍不愈,湿毒不清,未能外透而解,反入侵脏腑,内归肺脾,三焦决渎失职,水泛于肌肤而见水肿。湿毒内蕴,郁而化热,湿热注于下焦,灼伤肾络,或膀胱湿热,血络受损,血不循经,溢于尿中,发为血尿;或风热入侵,风去热存,热邪下迫灼伤血络,故尿中带血。肾虚精关不固,复加脾虚固摄无权,致精微下注而出现蛋白尿;随着病情的缓解,水肿消退,湿热渐清,但余邪并未退尽,邪恋正虚而致气阴不足。所以风、湿、毒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外因,肺脾肾三脏为主要病变脏腑。
辨证论治
风水泛滥
主证:突然出现眼睑及面部浮肿,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,发病较急,来势迅速。偏于风寒者,伴见恶寒无汗,肢节酸楚,咳嗽气喘,小便不利,舌质澹,苔薄白,脉浮紧。偏于风热者,兼有发热恶风,咳嗽咽痛,口干而渴,小便黄少,舌边尖微红,苔薄黄,脉浮数或滑数。 辨证分析:风邪外袭,肺失宣发,风水相搏,水郁气结,不能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故见面目浮肿迅及全身之证,风邪袭表,卫阳被遏,肺失宣发,则见恶寒发热、咳嗽、脉浮等外感风寒或风热之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