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某腹痛医案
患者信息
- 性别:男
- 年龄:40岁
- 职业:江苏省水利厅干部
主诉
腹痛反复发作多年,发时腹中如绞,不能大息;甚时腹胀板急,额汗淋漓,周身拘挛,不能动弹。
病史
- 36岁时患急性阑尾炎,连续开刀两次,术后发生肠粘连,经常腹痛,并曾发作不全性肠梗阻多次。
- 38岁时,初春一次下乡工作,突发胃穿孔,在当地医院急救,因并发腹膜炎,又回城再行手术治疗,但延误时间,恢复不好,腹痛发作更频。
诊断
肠粘连腹痛
体征
- 重病容面貌,表情痛苦
- 腹痛阵发,自感腹中有气块,上下窜攻,不能触摸
- 额汗肢凉,身体蜷曲,不能伸展
- 大便不行,小便亦少
- 脉细弦紧,舌暗,质萎嫩,苔薄滑腻
按语
- 肠粘连腹痛病情,近年发现日多,新久轻重,差别很大。新病、轻症,行气化瘀,一般能够见效;如果腹胀便闭,则行气通腑,亦能转机。久病、重症,就比较复杂,如上述病例,顽固频发,成久腹痛,须多加研究,从标本缓急,分步骤论治,才能获得全功。
- 急则治标,以解除腹痛为先。如第一方,行气缓急,和营通络为法。药取芍、草、归、苁,与乳、桃、二虫相合,养血活血。养血能营润经脉,通顺脏腑,活血则疏通络脉,去瘀生新,合成缓急止痛的作用。因为这种腹痛便秘,不全是腑实为患,与气闭亦有异,而是营络脉急,脏器粘连,气血痹阻,不通而痛,要照顾血分,所以选择上药为主,这是根据病理变化决定的。止痛亦有阴阳、气血、虚实之辨,应该过细分析,并不能一通可以了事,不可不知。又取桂枝、茯苓,通阳化气,因为舌暗脉急,是阴寒与瘀阻交织,阳气不通,所以治血又需通阳;同时协同养血活血药,又能煦濡经脉,协调阴阳。佐以防风、独活,升阳行气,祛风解茎,更增进桂、苓的行阳气作用;而且风药解茎,更能够松解肠粘连,又为治疗阵发性疼痛的要药。更用枳壳宽肠,莱菔子下气止痛,《直指方》即以莱菔子与乳香二味,治小儿盘肠气痛,颇有针对性。在此与升阳药为伍,特有升降气机的妙用。如此和合为方,有主有辅,共奏养血活血,行气缓急,以解腹痛的功效。
- 缓则治本,第二方以消瘕为主(实际是肠粘连和手术疮疤),拔除病根。此方在第一方的基础上,加强了四个方面的用药。①补中益气,以为善后,因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所以用参、芪、山药、姜、枣配伍养血药,调补气血,扶正固本,促其康复。②活血破坚,集合桃、红、棱、莪、山甲、鳖甲同用,使经久的粘连成块,得以软化破结,亦得孙思邈所谓“重复用药,药乃有力”之意。③虫蚁通络,地鳖、九香,再加蜣螂,使瘀阻的络脉,能够消融疏通。④宽肠助运,以枳壳、山楂、神曲为之消导,以行药势。如此伍而用之,共成调气血,通经络,消补兼行的用药方法。又其中,地鳖虫与山甲片,尤能消除瘢痕疙瘩。枳壳与蜣螂虫,大能宽肠行气;伍以从蓉、桃仁,更能增进润下通腑的功效。薏苡仁、伸筋草,是缓急良药,并能治腹中久积。山药能长肌肉,化痰涎,润皮毛,消肿硬;鳖甲能补阴消瘀,去痞块瘕。如此伍用,对粘连的久腹痛病情,各显神通,又协同作战,故能起到预期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