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某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:张某某,男,68岁,退休
  • 初诊日期:2013年12月12日
  • 西医诊断:冠心病(稳定型心绞痛,PCI术后)
  • 中医诊断:胸痹心痛病(脾肾亏虚、痰浊阻滞证)

初诊

1. 主诉

心前区不适间作5年余,加重2个月。

2. 现病史

2008年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于右侧冠状动脉植入支架2枚,术后症状缓解,但仍有心前区不适间作。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及背部酸痛不适加重,休息可缓解,遇寒或活动后加重,未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。纳可,寐安,二便调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BP145/80mmHg。

3. 辅助检查

自诉血脂偏高(未见报告)。

4. 治法

益肾健脾,软坚散结。

5. 处方

  • 绞股蓝10g
  • 炙鳖甲30g(先煎)
  • 海藻15g
  • 丹参20g
  • 制首乌5g
  • 赤芍20g
  • 淫羊藿10g
  • 肉苁蓉15g
  • 沉香10g
  • 知母15g
  • 葛根15g
  • 炙甘草10g
  • 牡丹皮15g
  • 7剂,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早晚各1次,每次150mL。

二诊

1. 二诊日期

2014年1月5日

2. 主诉

守方服药后心前区疼痛较前缓解,背痛未作。

3. 辅助检查

2014年1月3日于当地医院查血脂四项。TG(甘油三酯)2.2mmol/L, TC(总胆固醇)6.5mmol/L。

4. 治法

守方

5. 处方

  • 绞股蓝10g
  • 炙鳖甲30g(先煎)
  • 葛根10g
  • 知母15g
  • 丹参20g
  • 决明子15g
  • 泽泻30g
  • 淫羊藿10g
  • 肉苁蓉15g
  • 五味子10g
  • 炙甘草10g
  • 7剂,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早晚各1次,每次150mL。

三诊

1. 三诊日期

2014年1月28日

2. 主诉

守方服药后心前区疼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均较前减轻。近日双目干涩胀痒,纳可,寐安,小便色黄,大便不成形。舌暗红,苔根部黄,脉弦。BP 140/90mmHg。

3. 辅助检查

2014年1月24日本院查血脂四项,其中TC6.10mmol/L, TG1.80mmol/L。

4. 治法

扶正固本,辅以祛除实邪

5. 处方

  • 桑寄生15g
  • 续断15g
  • 丹参20g
  • 川芎10g
  • 枸杞子15g
  • 海藻10g
  • 女贞子20g
  • 炙鳖甲30g(先煎)
  • 五味子10g
  • 巴戟天10g
  • 淫羊藿10g
  • 7剂,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早晚各1次,每次150mL。

四诊

1. 四诊日期

2014年2月15日

2. 主诉

守方服药后,症状明显缓解,心前区疼痛症状消失。纳可,寐可,二便调,夜尿1~2次/晚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弦。BP140/90mmHg。

3. 治法

巩固疗效

4. 处方

  • 绞股蓝10g
  • 炙鳖甲30g(先煎)
  • 丹参20g
  • 川芎10g
  • 五味子10g
  • 淫羊藿10g
  • 刺五加10g
  • 钩藤10g
  • 夏枯草15g
  • 女贞子20g
  • 续断10g
  • 炙甘草6g
  • 7剂,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早晚各1次,每次150mL。

按语

患者老年男性,年过六旬之时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,植入支架2枚,后心前区不适间作。现正值冬季,天寒地冻腠理闭塞,阳气外泄较少,使得机体阳气相对旺盛,在内则血气强、阳气旺,此外亦有烦劳则阳气张,阳气失常,则易受邪为病,故而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衡。或因寒冷,闭塞阳气,阳气不得外达体表失于温煦;或因烦劳过度,阳气元盛外张,在内阴精渐渐耗竭。阮教授在辨病辨证时以阴阳为纲,尤其重视脏腑辨证,以脾肾二脏为本。天之大宝,只此一息真阳,故肾之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,脾主运化水谷,主后天,主运化水湿促进机体代谢,脾之运化失司则湿浊痰瘀等病理产物交替为患。在内(脾肾亏虚为根本,痰浊阻滞为标)、外(天寒地冻)相互作用下原发病引动为患,加重病情。根据病机,辨此病为脾肾亏虚、痰浊阻滞证,治以益肾健脾、软坚散结法。 纵观全病程为时两月有余,期间症状逐渐缓解,直至消失,病机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。第一阶段,患者心前区不适症状明显,且伴有心前区及后背酸痛不适感,此时痰浊等病理产物的实邪为患,故处方中以绞股蓝、炙鳖甲、海藻等软坚散结化痰浊,配伍丹参、赤芍、牡丹皮清热凉血、活血,散瘀止痛,加用沉香行气止痛,增加对胸痛症状的缓解。沉香止痛,特别是对脾肾亏虚卓有疗效,《本草新编》曰:“沉香,温肾而通心。”葛根、知母清热滋阴生津,以舒筋解肌,缓解疼痛。制首乌、淫羊藿、肉苁蓉,共奏温肾阳、滋肾阴、补肾气之功。第二阶段,心前区及背部不适减轻,继守原方,减去沉香,中病即止,防止其辛散、温热太过而伤阴。患者检查血脂偏高,是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,加用泽泻,取其有效成分三萜类化合物的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。决明子有效成份具有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。第三阶段,症状缓解大半,故以扶正固本为主,辅以祛除实邪,原方中增加桑寄生、续断、枸杞子、巴戟天温补肾阳,以助先天。此外尚有双目干痒、大便不成形、脉弦等肝失条达、肝血失养的表现。第四阶段,初诊的症状基本消失,故继以原法巩固疗效,加用钩藤、刺五加、夏枯草,取其现代药理功效,钩藤中钩藤碱、刺五加中皂苷成分能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,夏枯草中熊果酸可抗炎抗氧化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