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脱汗泄不止医案
病情概述
裴兆期治疗一位孝廉,孝廉在少年时期因迁居和过度房事而损伤元气。入秋后,出现发热症状,但未引起重视。裴兆期诊脉发现六脉虚极无伦,情况危急。
初诊
- 时间:秋尽冬初,日哺时分
- 症状:发热,脉象虚弱
- 处理:给予人参五钱、桂附归术各二钱,嘱咐患者急煎服用,以期稳定病情。
病情进展
- 时间:不移时
- 症状:汗流如洗,手足冰冷,目眩神疲,不能言语
- 处理:继续使用前药,连服五六剂,人参用量增至一两余,病情稍有好转,但脉象仍几近绝。
再诊
- 时间:次日
- 症状:脉象如前,汗出不止
- 处理:裴兆期留宿患者家中,用人参一两、附子半枚,另用黄芪二两煎汤煮药,共煎四次,汗仍不止。
紧急处理
- 时间:夜半三更
- 症状:汗出不止
- 处理:无处购药,使用前药渣合煎,至子时后,阳气渐生,胃气回转,患者进食糜粥和肉食,汗始渐止,脉象有所恢复。
继续治疗
- 时间:次日清晨
- 处理:急购人参继用,调理而愈。
按语
- 原文按语:藜按:此自汗之极重者,不惟阳虚,阴亦大伤,纯用参芪桂附,已不免偏胜之弊,参入当归,尤不合法。得药渣甘澹之力,胃气始回,复得粥食,助其胃气,而汗始敛,非得力于参芪桂附也。
- 补充按语:迁居繁冗,扰其元神;少年贪色,戕毁真元。六脉虚极无伦,根本已摇,犹未遽信,致败象毕露,始惶惶然。幸备前药,救之及时,亡羊补牢,未为迟也。大剂参芪附子,固脱回阳,幸免夭殃。藜按云:“自汗极虚,不惟阳虚,阴亦大伤,纯用参芪桂附,已不免偏胜之弊”,所言尚可商榷。汗出固可伤阳,亦可伤阴,究竟伤阳抑或伤阴,当视证情而定。此案一派阳脱之象,参芪桂附当无差谬。因无虚阳浮越之象,可不佐咸降之童便,猪胆汁。因无明显阴竭之征,毋庸阴阳互补。若方中稍佐山茱萸或五味子之收敛,当于法更善,意不在补阴之虚,而在防虚阳得辛热之剂而暴越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