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××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:李××,男,16岁
  • 就诊时间:1983年11月9日
  • 就诊医院:侯马市人民医院
  • 诊断:左臀嵴索瘤

初诊情况

  • 症状
    • 肿瘤约3cm×3cm,质微硬,表面光滑,色泽如肤
    • 推之不移动,压之微疼
    • 舌质红、苔灰
    • 脉数短
  • 辨证诊断:肾虚寒湿内袭入骨,血凝气滞发为肿瘤
  • 治疗方法:滋阴补肾,透骨散寒逐湿,理气活血化瘀
  • 禁忌:酱、酱油、盐、柿子、辣椒
  • 用药
    • 内服
      • 消瘤丸,每日3次,每次1丸,用温白水冲服
      • 骨碎补10克、茯苓12克、桂心10克、杜仲12克、熟地10克、乌药10克、防风12克、独活6克、苍术15克、丹参20克、桃仁6克,水煎服
    • 外用
      • 蛤蟆散,每日2次,每次2克,用白酒调匀,涂于瘤体上

后续治疗

二诊(11月24日)

  • 症状:药后憋闷感较前轻,其它没有明显反应
  • 处理:继续服用原方

三诊(12月10日)

  • 症状:肿瘤逐渐向内凹,腰困症状好转
  • 辨证诊断:舌质红、苔灰,脉细短
  • 处理:原方续服

四诊(1984年元月5日)

  • 症状:肿瘤缩小,下肢仍无力
  • 处理:上方加川牛膝20克,继续服用
  • 用药
    • 消瘤丸每次增加半丸
    • 外用蛤蟆散用量不变

五诊(元月30日)

  • 症状:肿瘤缩小为1cm×1cm,边缘软
  • 辨证诊断:舌质红、苔灰,脉细有力
  • 处理:继续服用原方

六诊(2月20日)

  • 症状:肿瘤完全消失

随访情况

  • 时间:1988年10月13日
  • 情况:患者身体很好,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

小结

  • 臀部肿瘤
    • 多生长在股阳穴、环跳穴
    • 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疾病,对人的生命危害极大
    • 初发生时,经治疗能痊愈;而到了晚期,则治疗效果多不良
    • 初发生时,皮色不变,热不高,体积小,无疼痒现象,食欲正常,身体没有不舒感觉
    • 进一步发展,出现下肢不舒、臀部憋胀、轻微跳疼等现象
    • 严重时,肿瘤变为紫色、黑色;有的皮色不变而漫肿,牵引肢体局部不便;还有的则溃口流脓血,气秽腥臭,心烦闷,不欲饮食,或饮食无味,形体日渐消瘦,发病部位刺疼、阵疼,筋脉流疼,或遍身走注作痛;有的出现少腹浮肿、下肢浮肿等现象;还有的患者之肿瘤高高隆起,翻花溃烂,恶浊流出不止,行走困难,疼痛不堪,不久死亡
  • 发病原因
    • 肾脏虚弱,筋、骨、髓营养不足,风、湿、寒侵内凝结而发生肿瘤
    • 发生于筋骨之间,根系于骨髓,长于肉里
  • 治疗原则
    • 初发生时,用补肾通经、活血化瘀的药物
    • 肿瘤已破溃、流脓血者,用补气托毒生肌收敛的药物
  • 本例
    • 初发生的肿瘤,从四诊辨证诊断是因肾气不足,精髓失养,寒湿乘虚侵于内,使血凝气滞
    • 日久使邪气聚变化腐肌肉,生发肿瘤
    • 故在治疗时,主要就用滋阴补肾、透骨散寒逐湿、理气活血之药物和消瘤丸治疗,经过3个月的治疗,肿瘤消失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