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尚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7个月
  • 就诊日期:11月1日

主诉

腹泻、呕吐、咳嗽5日

病史

  • 起病时间:5日
  • 主要症状:腹泻,呕吐,大便呈蛋花汤样,咳嗽有痰
  • 既往治疗
    • 在某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、消化不良,用呋喃唑酮、四环素等药治疗无效
    • 加用新霉素及助消化药,症仍不减
    • 又去某医院输液治疗,腹泻仍如故,并伴高热
    • 邀请陆氏会诊

入院检查

  • 体温:39.6℃
  • 口中生疮
  • 耳郭肿胀有湿疹
  • 西医诊断:消化不良伴轻度脱水,气管炎,鹅口疮,中耳炎,耳道湿疹
  • 入院时症状:高热面赤,腹泻频数,有口疮,耳郭肿有湿疹,伴咳嗽,指纹不显,舌质红绛、苔白糙,脉大有力

辨证分析

  • 证型:感邪积热,湿热内蕴
  • 治疗原则:疏解化滞,通腑利湿

初诊用药

  • 药物
    • 薄荷 2g
    • 炒槟榔 5g
    • 桑叶 6g
    • 前胡 3g
    • 川黄连 3g
    • 焦麦芽 3g
    • 金银花 10g
    • 通草 3g
    • 黄芩 3g
    • 桔梗 3g
    • 滑石 15g(布包)
    • 炒莱菔子 6g

用药效果

  • 服药1剂后:热退,夜间大便二三次,尿量增多,脱水征消失,停输液。精神好,面赤已消,舌质红、苔白。大便日行1次,关纹微紫
  • 减味后用药
    • 酒黄芩 6g
    • 桑叶 6g
    • 通草 3g
    • 桔梗 3g
    • 炒槟榔 5g
    • 金银花 10g
    • 滑石 15g(布包)

按语

此例亦因感邪夹滞、湿热内蕴而腹泻,但食滞已化热,较例1为重,治疗更应以通为主,取“通因通用”之法,故重用化滞之品。食滞不去,则化热更甚而发热难止,热邪上蒸而致口疮,故用葛根芩连汤,以薄荷代葛根,因葛根属升药,凡积滞者,上升之药以不用为宜,以免妨碍积滞排泄;方中以黄芩、黄连清利湿热,而用薄荷略解其表,再配桑叶、前胡、金银花、桔梗,增强其疏解表邪、清热利咽之力;又加槟榔、炒莱菔子、焦麦芽以导滞通腑;酌用通草、滑石渗利止泻。诸药相合,共奏疏表利咽、通腑化滞、清热利湿之功,药之与证,丝丝入扣,故疗效满意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