眩晕(美尼尔氏综合征)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刘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33岁
  • 初诊日期:1964年1月14日

主诉

患者罹患阵发性、旋转性眩晕达6年余,近两年病情转剧,眩晕发作次数由过去每月数次发展到现在每周三四次。

现病史

  • 眩晕发作前兆:感觉先有一股热气从小腹部上冲至头顶,随即发生周围景物晃动,身体旋转,眼前发黑,重则仆倒,但神志清楚。
  • 伴随症状:头晕,目眩,耳鸣,耳聋(轻度),记忆力显著减退,恶心欲吐,烦躁,心悸,短气,口苦舌燥,大便秘结或先干后溏,小便黄,晨起吐痰,有时手心热、腰酸。
  • 既往史:10年前曾患伤寒病致耳聋,无其他特殊病史。
  • 生活习惯:有烟酒史,但酒量不大。

体征

  • 形体:敦厚
  • 面色:灰不泽
  • 营养状况:中等
  • 呼吸:和缓均匀
  • 舌象:舌体稍胖,舌质正红,苔薄黄微腻
  • 脉象:沉弦细滑

检验结果

  • 血色素:11.9g
  • 红细胞:396万/mm³
  • 白细胞:6700/mm³
  • 血压:120/80mmHg
  • 耳鼻喉科检查:双耳鼓膜内陷微充血,光锥消失。耳石反应:患者出汗,倾斜90°几乎摔倒,轻度面色苍白,恶心,符合Ⅱ°反应,示前庭功能中度过敏。电听力示轻度神经性耳聋(双侧)。

诊断

眩晕

按语

  • 辨证分析:由肝肾阴虚、肝阳上亢所致。
  • 治疗过程
    • 初诊:采用养阴平肝法,先投杞菊地黄丸不效,改以平肝熄风法。
    • 治疗药物:钩藤、菊花、石决明、薄荷、黄芩、枸杞、牛膝、益智仁、生熟地、白芍、砂仁、陈皮等。
    • 疗效:连服多剂仍无改善,乃加重镇肝潜阳、重坠熄风之药,佐以泻肝和胃之品。
    • 治疗药物:天麻、钩藤、菊花、白蒺藜、茯神、知母、枣仁、石斛、女贞子、陈皮、石决明、灵磁石、珍珠母、玳瑁等,间加龙胆草,兼服龙胆泻肝丸。
    • 最终治疗:以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,先后共服40余剂,除眩晕发作减为每周一二次外,诸证依然同前。

会诊讨论

  • 蒲老意见:一般说来,眩晕总不离肝肾,其病在肝,其本在肾。脉象右沉滑,左弦细;舌质红,舌中心微有黄腻苔。脉舌和证,属阴虚热郁夹痰,治宜养阴,解郁热,降痰火;即清少阳,镇厥阴,泻阳明,宗温胆汤加味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