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基本信息
- 患者姓名:龚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61岁
- 初诊日期:1985年12月20日
主诉
- 嗓子嘶哑已逾3个月
- 平时容易感冒
- 工作中多言,局部作胀作鲠
- 咽头干燥少痰,喜饮
- 近来已戒绝香烟
体征
- 咽后壁黏膜萎缩,干燥,少液
- 右侧声带轻度水肿,充血
- 舌苔滑腻澹黄
- 脉平
案解
- 喉咽俱病,三月之久
- 咽侧津枯已成慢性,喉部息肉,时有时无
- 发音且哑且沉
- 舌苔提示,先以痰湿论治
初诊方剂
- 茯苓 10g
- 苏子 10g
- 莱菔子 10g
- 射干 3g
- 马勃 3g
- 天竺黄 10g
- 青皮 6g
- 竹茹 10g
- 桔梗 6g
- 甘草 3g
- 7剂煎服
二诊信息
- 日期:1986年1月3日
- 症状变化:
- 喉头胀感鲠感消失
- 干燥改善,但仅下午出现
- 嗓音无明显改变
- 面部两胫出现下午浮肿
二诊体征
- 咽后壁黏膜萎缩稍润一些
- 声带肥厚,两侧充血(左轻右重),未见新生物,运动正常
- 舌薄苔黄(已化大半)
- 脉平
二诊方剂
- 茯苓 10g
- 地骨皮 10g
- 莱菔子 10g
- 射干 3g
- 天竺黄 10g
- 益母草 10g
- 桃仁 10g
- 落得打 10g
- 蝉衣 3g
- 7剂煎服
按语
- 痰湿漫于中州,浊邪蒸于清器,一度化痰利湿,看来初效已来,而未能痊愈。仍当再履原旨,以扫余邪。第以声带晦暗充血,不能不酌参化瘀之品。
- 声带属筋,色泽白韧,充血者有红艳者为热,夹以肿胀者为痰火,治以清热化痰,干老常以二陈、三子加金银花、蚤休、连翘等;晦暗者为瘀,常加桃仁、红花、当归尾、落得打等;病程较久,声带、室带漫肿,色晦暗为痰瘀交阻,干老常加重化痰软坚破瘀散结之品,如三棱、莪术、王不留行、地鳖虫、昆布、海藻、瓦愣子等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